!反正房间一没有其它人,就算光着身体也无所谓···。
洗完了澡、换好了衣服的李乐姬,正在仔细化妆。她想要遮盖掉自己今天那更加吸引人的脸色。李乐姬看着梳妆镜中那个“艳光”四溢的自己,皱着眉头思索着该怎么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效果。
“森桦今天怎么到这个点还没有来叫我去吃早餐,以前我还真没有看到他睡懒觉过呢!他昨晚在干什么···”
昨天晚上,孙森桦真得不知道自己是几点睡的,他靠在床上看着看着,就这么睡了过去,连衣服裤子都没有脱。幸亏昨晚房间的暖气开得很大,不然他准会感冒。
孙森桦今天早上起来时都差不多到9点钟了,他起先还真以为自己是着凉了。因为当时他的全身酸胀、头脑发沉,还不时一阵一阵地发冷。现在他到是感觉好了不少。在宽敞的浴缸里躺着,舒舒服服地泡了半个小时后,孙森桦感觉到自己血液循环明显加快,头脑也清醒了些。似乎那之前的感觉都是只是和衣而眠后的一点点小后遗症罢了。
李乐姬打开房门,走进森桦的房间,柔软的地毯吸收了她拖鞋发出的大部分脚步声。李乐姬发现床上没有人,他的被窝也不是很杂乱,只有一些浅浅的压痕。她就有点疑惑不解了,难道森桦是出去晨练了?亦或是特意给自己去买爱心早餐了?
李乐姬坐在孙森桦的床上,绞着手指,不安地那里推论着什么。“哗哗哗”一阵轻微的水声清晰地从卧室的洗漱室里传了出来,李乐姬像被什么东西惊吓了一般,猛地站了起来,她再也不敢在森桦的卧室里待着了。她脸上通红通红的,安静地坐在房间会客厅的壶椅上。李乐姬在等,等孙森桦快点洗完澡出来,她又想起了今天早上的自己,···
·········
最后两人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谁都没说自己为什么今天起得这么晚。虽然已经过来饭点了,但是一顿美味的早餐是不能少的。空腹不吃早饭对美女的肠胃和皮肤可都没有好处。他们根据地图与旅行指南的帮助很简单就找到了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间古老的烘培屋,据说是1850年左右,几个维也纳来的面包师一起创立的。在里生产的烘培食品在整欧洲来说都是顶尖的。
双手紧扣在一起的两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进这家百年老店。丹麦的烘培能够闻名于世界,的确有其过硬实力的。也许因为这家店的做法是最地道,原始的丹麦式烘培糕点,最简单的样式真的做出了独到的口感。
李乐姬点了一份丹麦皇家奶油曲奇,外加一杯鲜奶。孙森桦则是要了几个丹麦酥(丹麦语:Wienerbrod,维尼布罗德,意为维也纳面包,因为最早是由维也纳面包师把这种烘培的方法带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起先他俩都以为自己吃不了多少,因为丹麦的烘培食品是以糖多著称,吃多了肯定发腻。结果是两人都又多加了几份,因为在那松软的口感、浓郁的奶香下,这些面制品其实也不是太甜。这家店甜点、糕饼实在是太可口了。
最后,怕自己吃多了发胖的李乐姬“命令”孙森桦立刻结束早餐时间,马上出发去看那座非常著名的铜像----小美人鱼。它就坐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长提公园(Langelinie)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这个美人鱼雕像,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Edvard·Eriksen)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造的。现在她已经是丹麦的象征,人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没有看过美人鱼雕像,就不算到过哥本哈根。
·····
这几天的经历,给孙森桦,李乐姬的感觉是一样,无论是游玩,购物,还是就餐,他们观察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他们都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态,丹麦人都很好的明白如何去相处、如何去合作,所以他们看到的丹麦是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这里的商业文化的确与西方普遍的自由市场经济是有点不同的,这个国家与国民好像并不太推崇竞争,而是依靠互相之间的合作来增加整体的竞争力。当然,这是一个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期望实现的状态。可是在其它国家,因为没有一种稳固的信任感,就算最简单的社会协作,也要花更多的代价才能实现,合作之途就效率而言还不如放任其自由(野蛮)的竞争。
丹麦是怎么使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组织与人形成一中互惠的信任的关系的呢?他们听自己的导游说丹麦人的这中信任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公民学校”,这是丹麦每个国民成人前必须接受的教育。
孙森桦和李乐姬对从明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