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试剑
城墙上人影簇簇,红色盔缨甲士和张开的弩臂岿然而立。距城门百丈远的护城河,宽阔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缓缓流过,目估足有十数丈宽。从水流速判断,河水深度不下十尺。
天气炎热,进城的人群排起的队伍象一条缓缓移动的长龙,延长到城外二里多长。多饶庆方向进入沱泞的十有八九都是西胡和络木人。
不同相貌不同语言的人,和车驴马牛骡混在一起,难闻的气味加上弥漫的灰尘,渐渐让人和牲畜都失去了最初时的耐性,各种挑衅和摩擦在缓缓通关的队伍中此起彼伏。
由莫纳英哥带领,杨越为主的先锋二更时就出发到了城门下,是最早一批排队入城的,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城内了。晨时出发的莫纳钰哥和小虎与游七这时才刚刚接近城门。
进城的人多车多,逐一查验身份和货物颇费时间,速度也快不起来,小虎拄上提了提被他紧紧勒在身上的包裹,乘机晾了晾身上的汗,即便他极有耐心,却也架不住在这种气味里憋的难受,不由地掂起脚尖朝后瞅了一圈。
因为初次亮相就被少主丢弃,游七对贺云初这个新主人并没有深的情份,倒是与小虎混的熟了,相处起来也更随便些,看着小虎东张西望,在后小腿了踢了他一脚:“咱不是她的人,她信不过,咱落个自由不好么。”莫纳钰哥就在他们前面,他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这话明显就是说给前面的人听的。
小虎狠狠地朝他瞪过去:“就你会挑事。”
游七奸猾地一笑:“走着瞧,她若要试剑,第一个拿你我祭旗。”
小虎没接他的话,却眼尖地看到了莫纳钰哥毫无烟火气地将手中的钱袋塞进了栅栏前的皂吏手中,随即没有大宗货物的三个人被连推带搡的挤进了城门,在城门洞下一片暗阴的广场上,检查完身份籍册和随身物品之后,踏入了沱泞城。
与一众不停躁动着的人群不同,贺云初与她身边这支队伍就安静的有些怪异了,不管是跨下战马还是马上的骑手,只有大队伍移动的时候缓缓地动一动,除此之外,马无声,人无语。
战马都是从饶庆军中挑选出来的优良马种,战马与骑手之间最初的生疏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的磨合之后,彼此间的配合已很有默契了。贺云初没问南景在饶庆军中的渠道,她的脑子里只反反复复在斟酌一件事情:许常渊于十日前调任汾西营武卫。
消息是清晨由扮成小贩沿街叫卖食点的南景亲自送过来的,因为贺云初的计划里将撤离时的线路临时改成了汾西,南景提供的消息也相应的迟了一步,不过为时也不晚。
南景东三路的活动范围在沱泞和汾西路的据点,接到暗桩提供的消息,便连夜送了过来。与其它桩柱不同,南景自贺云初幼时便做她的暗桩,对少主身边的人和事知晓的格外多一些,少主与许四少爷之间自小培养的情份他是看在眼里的记在心里的,这个时候许四少爷突然从岐山郡调到汾西,这个消息对少主的计划带来的影响虽然不是他可以擅自揣度,但他清楚这件事对整个行动的重要性。
贺云初也被这个消息惊了一下,感觉手里的纸条就是一团火,烫的差点扔掉。
据南景之前提供的消息,仅近两年内,族民流入西汾的人数可能以万计,这些还仅仅是能查到的,还有私底下卖身的,究竟有多少数量很难统计。汾西原营武卫依靠这些买来的异族人,在黑市组建了一支专事运输违禁物资的商队,从中获利非常可观……
贺云初此行的计划里之所有不碰汾西,就是想在营救司马云的同时,借胡人的势将这个地下黑商队端到明面上,让那些流离失所的族民能在阳光下生活。
按梁律,镇戍将领不得与藩王往来。汾西营卫军虽然受北梁兵部节制,却领着武昌王府的军饷。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实质上驻守汾西的这支大梁边军,早就成了武昌王的府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只不过背后有太后罩着,皇上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并不代表这支被地方化了的边军就不受当朝的约束了,这时候许常渊在武昌王的封地领军,消息传到京中,许峥怕是要被弹劾或免职查办的。许常渊这是想做什么?他这么做许帅知不知道?
西大营因为红山矿的事与巡防营发生摩擦,这里面除了元澈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帅日益膨胀的权力也是祸端之一,如果这时候许常渊在武昌王麾下的事情再被捅出来,许峥这个封疆大吏的太平日子恐怕是要到头了。
沱泞地理位置特殊,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