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太傅慎言!”太子的人也怒了,当场反驳,“你若是没有证据就指控太子,乃是大不敬之罪。”
柳太傅也不争一时口舌之快,当即朝太子行礼:“老夫为祝二小姐打抱不平,刚才确实说得不妥,还请太子见谅。”
他是太子的老师,又德高望重,门生满朝,太子能把他怎么样?
太子只能勉强笑笑:“太傅知错,下不为例就好。”
柳太傅认定太子就是杀害他长子的凶手,心里恨极了太子,如今抓到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道完歉后,他看向皇帝:“皇上,如今全京城都知道了太子与祝二小姐的事情,无不为祝二小姐心疼和担忧,生怕祝二小姐步上祝大小姐的后尘,太子不娶祝二小姐,祝家只怕要绝后了。”
这话就太严重了。
祝家如今只剩下祝小星这么一条血脉,祝小星又是一个小姑娘,还有祝九九的前车之鉴,如果祝小星真的出了什么事,整个瑞国的百姓都要指着太子的脊梁骨骂了。
太子的人刚想为太子辩解,听了这话都不敢开口了。
“皇上,微臣问过小星,她想嫁给微臣。”夜昭明又开口了,说得那是无比的真挚,“皇上请看在小星的份上,成全小星与微臣的心意。”
他绝对不能失去这份婚约,否则他难以超越从他出生开始就踩在他头上的那些嫡出的哥哥,更无法再在军中获得更多的支持。
再者,他豁出身为男人的尊严,连续当了两次上门女婿都不成的话,一定会沦为全京城的笑柄。
他输不起。
“父皇,儿臣认为太子应娶祝二小姐。”这时,一直沉默的夜莲说话了,“祝二小姐也许倾心于夜昭明,太子也许有心成全他们俩人,可是,祝二小姐个人的情意绝对不能凌驾于祝将军和安仪姑姑的名声之上,太子个人的意愿更不能凌驾于皇室颜面之上。”
说完这句后,他顿了两秒,又淡淡的道:“祝大小姐就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才选择跳河自尽,维护祝家的声誉,祝二小姐也该向祝大小姐学学才是。”
“至于太子,”他看向太子,“更应该拿出一国储君的担当。”
这话一出,想为夜昭明、太子说话的臣子全都闭了嘴。
连夜昭明一时间都找不到理由反驳。
他们只能在心里暗暗道,不愧是二皇子,说话如此精准的刺到要害。
“再说了,”夜莲扫视众臣,还没有说完,“太子虽然年纪比祝二小姐大了许多,但才德兼备,性情亲厚,定会善待祝二小姐,本宫相信,祝二小姐嫁给太子一定会幸福。”
众臣:“……”
他们能说什么好呢?
难道他们要说太子年纪三十,长女刚刚及笄,祝小星都能当他的女儿了吗?
他们当然只能点头,表示太子的条件确实很好、哪个女人嫁给太子都会幸福了啊。
不过,夜莲的话倒是提醒了太子的人。
是啊,太子娶祝小星有什么不好呢?
祝小星是祝长平唯一的血脉,整个军队和整国百姓都爱护祝小星,太子娶了祝小星便能获得百姓和军队的全力支持,从而稳固地位,无人可以抗争!就是夜莲也只能甘拜下风。
以前,没有人想过太子娶祝小星的事情,那是因为祝小星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而且祝小星上头还有一个祝九九,祝家又要招婿,太子当然不可能入赘,太子的儿子也不可能姓祝。
但现在不一样了。
祝小星都跟太子“睡”过了,不嫁不成,他们身为太子一党,当然要转变想法,全力支持这门亲事才对。
于是,太子的人开始转变口风:“二皇子说的极是,祝二小姐与太子乃是天作之合啊。”
“于情于理,太子都应该迎娶祝二小姐,臣恳请皇上下旨封祝二小姐为太子妃……”
“臣弟认为太子与祝二小姐有了女儿后,女儿可以姓祝,再招赘婿,如此祝家便能延续香火,这并不矛盾嘛。”
……
不论哪一党的臣子都纷纷点头,觉得这门亲事真是好极了,堪称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只有太子崩溃得想杀人。
如果祝小星真的是祝长平的女儿,那他当然乐意娶啊,可祝小星其实是乌孙律的女儿,一旦她的身份曝光,他就要被连累得惨了!
再者,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不多,但算起来也不少,比如夜昭明和祝小星的身边人,再比如乌孙刺兰等人……他只要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