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心小腿受伤,影响了三人的行进速度,所幸路上没再遇到散兵游勇,只有三三两两逃难返乡的难民们。
主仆三个相互扶携着,一直走到午后,才远远地望见城郭的影子。
这条道路两旁有许多参天大树,梅韵眼尖,远远地看见对面大树下坐着一个人,好像是府里的小厮陈兴,就朝他叫了一声,陈兴抬头看见细君三人,当真是喜出望外。
他急急忙忙扑到细君近前倒头便拜,口里说着:“小的可找到您了,小姐……”话未说完,眼中就已落下泪来。
梅韵上前扶起陈兴,细君见到兴儿很是高兴,随即问他:“兴儿,怎么就只你一个?你可找到其他人了?”“小姐,陈达和胥文胥武我们几个找到一起的,我们一路找到左卫城下,也没看到小姐,我们几个就又往回找,这里有一个岔路,我们怕小姐走错,就留下我在这里等着,他们三个去前面找您,若回到昨天被冲散的地方,还没找到您,就再找回来,反正一定要找到您才行。小的没想到,竟在这儿把您等着了。”他一边说,一边把袖子拉起来去抹眼泪。
“兴儿莫哭,这里离左卫城很近了,我们先去城下候着,说不定还有其他人找过来。”细君吩咐道。
兴儿看竹心斜倚在细君肩上,问明白她是受了伤,就过去扶着竹心,大家一路向城阙方向走去。
过不多时,对面跑过来一人一马,这马已经从众人身边跑过去了,马上客一眼看见兴儿,又催马兜了回来,马上那人高声问道:“兴儿,是你吗?”
兴儿抬头一看,认出是老将军带走的家将罗勇,兴儿这里遂高兴坏了,他大叫着:“是我呀!罗勇大哥。”
罗勇翻身下了战马,走过来看见细君几个,也是高兴的不得了,他走上前一躬到地:“小姐,竟然是你们几个,我真是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们。”几个匆匆说了几句,遂合力把竹心搭在罗勇的战马上,梅韵和兴儿两个扶了细君,一行人便朝左卫城城门方向走去。
细君边走边问罗勇,可有父亲的消息,罗勇话未出口,先已哽咽的不能成言。
当初老将军遇难之前,罗勇便被派去邓城求取救兵了,谁知邓城守将早得了大司马熊爻之命,死活不发救兵。
他只好转道又去唐城求救,也遭无情拒绝,无奈才赶回来复命,路上就听说老将军已经遇难,他多方打探得知,老将军尸首现被掳掠在左卫城中,他几次想进城抢回,无奈单人独骑势单力薄,所以想回头去,找到老将军旧部再想办法,却恰好遇到细君一行赶来左卫城。
细君得知义父尸首确切下落,忍不住悲愤满怀泪如泉涌,大家哭作一团,半晌方才止住,大家互相劝慰着,缓缓行至左卫城下时,已然是筋疲力尽。
在离城门还有二三里路的地方,罗勇找了棵大树拴了战马,安顿细君几个坐在树下暂时休息,大家都用了些清水和干粮补充体力,罗勇留下守护细君主仆,派了兴儿去三岔路口迎候其他人。
天色将晚时,胥文、胥武、陈达三个小厮一起沿大路走了过来,兴儿一见,赶忙把他们引到细君面前,几个小厮年纪尚小,这一天一夜被乱兵追杀冲散,实在是又惊又怕,他们见到细君等于见到亲人,都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细君安抚了众人,问起可有竹溪、孙伯、长生的下落,几人一起摇头,说他们回去时,没有见到尸首,也没找到人。细君闻言,眉头又紧紧锁了起来,无奈天色已晚,只好先安排宿处。
战乱过后,本地逃难的百姓大多已折返家园,离此不远的地方就有几十家住户。
罗勇曾在此地人家借宿过几晚,所以熟门熟路地把大家带到一户人家歇下,这户人家目前只有三口,是一主一仆,带着主人十来岁的小孙儿,他家主人和仆人都四五十岁年纪,住着三进的院子,屋宇众多又宽敞明亮。
当初战乱没发生时,他家本是几十口人的大户人家,战乱开始后,青壮的被抓了丁,妇人们也都被掳掠走了,如今只剩这孤苦伶仃的三个人,几经辗转后重新回到家里。
户主人已与罗勇相熟,且收过他一些银钱,不用他吩咐就给大伙准备了晚饭,细君几个边吃边商量,怎样才能迎回义父尸骸。
罗勇对细君说道:“小姐,我前几日已经打听清楚,此地守将叫做梁五,乃是个贪吝残暴之人,守城兵勇有大几百人,他猜道老将军部下必然会来求取遗骸,所以专等人送上钱财宝物,才肯将遗体交出来的,末将行伍之人,随身哪有银钱宝物给他行贿呀!苦与无奈想去强抢,又势单力孤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