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住迦兰陀竹园时对比丘们说:“比丘要像明月当空,心无挂碍那样修行,要像刚入学的新生那样谦卑恭顺。进入人家时,要像明眼人走在深渊边缘、攀登高峰那样小心谨慎。想一想,怎样的比丘才可进入人家呢?对于家庭无牵无挂不生贪乐,看到施主施与其他比丘,不施与自己,施主修福德,别人得利益,就跟自己得利益一样高兴,既不懊恼也不嫉妒,普皆随喜心无高下,不会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这样的比丘才可进入人家!”
佛用手抚摸虚空,问比丘们:“我这只手摸着虚空,抓着虚空,沾染了虚空没有?”比丘说没有!佛说:“这是比丘的法则,总是这样不染着、不缠缚,心身清净地进入信众家里,大概只有迦叶比丘能够如此!
怎样的比丘能为人清净说法呢?如果比丘心里想着‘我为他说法,应当让他信我敬我,多给我供养!’这种比丘不能清净说法。如果比丘深知世尊显现正法律,是要帮助人民解脱老病死等各种烦恼,不必等待他生来世,只要得闻正法,即此一身当下一念,便可解生脱死,长夜安乐。出于慈悲心哀愍心,以及想让正法久住之心为人说法,这就叫清净说法。大概也只有迦叶比丘能够如此!”
佛说过:“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教导比丘要以大迦叶为榜样,常念修行大慈悲力,为人清净说法。这种清净是心无所住的,如梵王所赞:“如来以方便力说善不善,具足说法而无所得,说空净法而有所得,此法微妙犹如醍醐!”佛自己就是清净说法的楷模。佛所说法至善圆满,目的都是让人认识缘起空,觉悟无所得,而不偏执空或有,从而修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