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佛陀时代 > 第8章 蓝毗尼园佛母托孤

第8章 蓝毗尼园佛母托孤

“吉祥、一切成、验事或验义”等义。小王子命名难陀,意为欢喜。

在古代,佛家以星宿立姓。瞿昙另译瞿昙多摩、乔答,或乔答摩,意为天乐,是星宿名,也是古仙人的姓。据说佛有五姓,即瞿昙氏、甘蔗氏、日种氏、舍夷氏、释迦氏,净饭王的远祖跟随婆罗门瞿昙学道,姓了瞿昙的姓。总之,瞿昙是释迦佛五姓之一,后来如其姓氏起因那样分族,才改姓了释迦。佛世时常有人直呼佛为“瞿昙”,犹如国人称“老瞿”一样随便。

然而,由于高龄头胎、户外异产等诸多原因,年过四旬的王后摩耶夫人并未等到命名这一天,2月15日,产后第七天,便在蓝毗尼将襁褓中的太子托付给妹妹,以奉持五戒之德,魂归忉利天化生为天子。可怜太子尚未看清生母慈容,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瞿昙弥大爱道于世尊母命终后乳养世尊”,作为姐姐陪嫁的媵妾,姨母大爱道含泪接过太子,她要将姐姐的亲骨肉乳养长大,却把亲子难陀交给奶娘喂养。太子是吃着姨母的奶,听着姨母的童话儿歌长大的!

净饭王一生育有二子,从小就很重视启蒙教育,据说七岁即令孩子习文练武,如学书写字,诵习经典,造作文章,骑乘大象,驾驭车马,使用弓弩,包括各种学艺军体,凡是王族青年该受的全部教育,都是少年王子的功课。学堂教育使悉达涉猎了各种宗教知识,包括与婆罗门教一样古老的沙门教,亦如他后来所说:“诸过去婆罗门所持法行,吾已悉知。”

悉达从小发育良好,又受到了良好教育,成年后生得“一寻之身”。一般人的臂展指距与身高基本相等,古语有“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的说法,故臂展达到八尺以上称为一寻,但是历代尺度不尽相同。圣典明确记载,佛是一寻之身,身放圆光八尺量。鉴于有关圣典译出于南北朝,刊刻于宋代,参考南朝一尺约合25.8cm,北朝一尺约合30.9cm等数据,以及佛身长倍人,两手过膝,两肩峰宽超过常人等特点,推断佛的身高应在247.2cm上下,也可以说是两米五,这个数值与译者所处时期北魏的尺度接近,具有现实合理性,可以作为衡量佛陀身高的重要参数。以后佛被人称作大沙门,也与身量高大有关。因此年方十岁时,悉达的身材已经和成人无异,父王便为他举行灌顶之礼立为王储,逐步委以重任,让他署理“三农”事务,有三十人的骑兵卫队,专门侍从其日常出游巡视。

要知道,净饭王是老来得子,对儿子分外疼爱,完全出于自然和天性。所以极力为爱子营造舒适环境,比如在高海拔山坡地修建凉殿,作为避暑胜地,寒季则有荷池环绕的温殿,不冷不热时也有相应的宫殿,并有分工细腻的专人照顾生活起居。这就有了著名的“三时殿”。

大约在十七岁以后,悉达娶了“国中名女”瞿夷为妻。难陀也迎娶了释迦血统的孙陀利女,意为可爱的姑娘。“瞿夷”原是释迦族女子的通称,是瞿昙的阴性词。佛经称呼释迦族男性为瞿昙,女性为瞿夷或瞿昙弥。在此处意为瞿昙妃。

说起瞿夷可是大有来头,夫妻二人为了往世的一个约定,一直相伴到今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