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的生辰宴过得平平无奇,不可避免沦为卑劣大人们谈合作的宴会。令书玉四人倒是给李辞准备了不少礼物,那些盘缠足够他普普通通过一辈子了。
没错,就是普普通通。
至少能够管够三餐,这就是官家子弟和平民的差别。
拼命一辈子都没人家零花钱多。
所以投胎是个技术活,很显然李淮没掌握这技术。
但俗话说得好啊,先天不够后天来凑。
好说歹说,他也算是有背后撑腰的四小只了。
第二天,李淮收拾好铺盖,哦,他没有铺盖只有三套衣服。这三套里面两套是他自带的,第三套是老爹拿私房钱帮他买的。
来送他的是他的文青奶奶。
至于他爹,听奶奶说他躲在房间捂着被子嘤嘤嘤呢。
奶奶拿了张地契丢给李淮。
奶奶道:“小孙子啊,这块小田地就送你了。”
李淮:???
奶奶:“不过是块荒田,李家的东西也不好送你,免得落旁人口舌,所以就拿这块地给你做本钱吧,这可是老李家发源的地儿。”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块荒地表面上是封口费,从此以后你表面上不是李家人,但实际上还是。我都把老李家祖地都给你了,你敢说你不是老李家的人?
李淮当时表示:我害怕极了。
就这样,李淮带上路人甲和路人乙,还有一丫鬟两仆人离开了李家。在离开的时候,李淮看到那绿丫鬟高兴地像两百斤的孩子。
他爹怀里抱着李二镖,远远地看着他离开。
像极了看自家男人上前线打仗的妇人,那幽怨的哦……
从此天高地远,任他逍遥……
算了,还是现实点,好好种地糊口吧。
李淮一行人在马车上捣腾了两天,来到了所谓的祖地。
祖地的意思可不是老祖宗牌位所在的地儿。
而是祖上种田留下来的地。
从马车上跳下,李淮傻眼地看着眼前的祖地:
“这、这就是祖地?”
不怪他傻眼,这块地虽然是荒田,田里杂草肆意生长,但看面积怕是也有几百亩了……
有几百亩地李淮心里其实是开心的,但他现在手里票子不多,还得给其他人发工资,哪里有钱雇人帮忙开荒啊……
“这祖地还挺大啊……”路人甲,不侍卫甲如实说道。
在李淮这里成功应聘到工作岗位后。
路人甲再次进化为侍卫甲,没毛病。
“就靠我们几个人怕是搞不定。”
侍卫乙也惊叹眼前几百亩的土地。
至于那丫鬟和下人没说话,这里没他们说话的份。
他们和侍卫甲、侍卫乙不一样。
他们是签了卖身契的奴隶,没有灵活就业的资格。
“那边的房子还能住人吗?”
李淮很快从杂草里看到一排房子。
“过去看看先,最好是能住这样就不用花钱了。”
“这地方荒废那么久了,那房子怕别是个危房。”
侍卫甲嘟囔道,“还是找工匠重新修建一间出来吧。”
“咱们只有五百两银子,能够修屋子的吗?”
李淮担心道。
侍卫甲张张嘴不知该说什么,侍卫乙倒是坦然:“老淮啊,你知道咱们这些普通人一年的花销是多少吗?”
“不知道。”李淮干脆道。
事实上,他压根没搞懂银子多少的概念。
要是换成人民币的话……还行。
“三到五两银子,就足够养活一个人了。”
侍卫乙说:“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等于一千文,咱们一日三餐按照最高来算也就是十五文钱。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就得花掉五千四百七十五文前,也就是五两银子将近六两。
按照最低来算是九文钱,一年需要三千二百八十五文钱,也就是三两多银子。”
“那按照最低标准。”李淮好奇道。
“咱们一日三餐能吃什么?”
“一碗白粥加两个馒头,三文钱。一碗一两牛肉面或三两素面,三文钱。三盘素菜或一盘荤菜,三文钱。三串糖葫芦,三文钱。两碗玉米粥、绿豆粥、菜粥或一碗肉粥,三文钱。”
“这么惨的吗?”李淮惊讶道。
“那烤鸡烤鸭这些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