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十年六月二十七日,自轩帝魏明琅登基以来第三次选秀。
复选便定在了繁花盛开的‘璃华阁’内,亲选秀女的人便是后宫之主的皇后娘娘,以及协理六宫的嘉妃和敏妃,而康太皇妃则以身子乏累为由给推脱了去。说起来,康太皇妃虽然荣养于寿宁宫,但到底不是皇帝生母,不是慈和宫太后。而娍皇妃,虽然是唯一的一品宫妃,但由于身子不适,便推了此事。
璃华阁后殿——
几个衣着尚可的候选秀女小声地议论着:“那便是左丞相周大人的嫡女吗?果然是容貌不凡啊。”“是啊,虽然一袭蓝衣,但是一点儿也不落于她人呢。”……“听说此次参加选秀的还有康太皇妃的亲侄女文大小姐呢。”“文大小姐可是素有才女之称呢,和她们一比,我们可真是不够看啊。”“要是落选就落选吧,自行嫁娶便是,倒是真羡慕那自江南而来的谢姑娘。”“谁说不是呢,人家已经是定了要入宫的了,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好了好了先别说了,有人过来了。”几个秀女彼此看了看也静默的站到了一旁。
陈穗华一袭浅粉色的衣裙,含笑的站在一侧,平淡的看着众人你来我往的试探着,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五日前玉檀寺的那一幕——
茂密的竹林中,一座典雅的木亭隐秘其间,微风飒飒间,为其更是添了一抹静谧。只见亭子里站立着一青一粉两道身影,青衣公子看着自己面前站立着的以面纱遮面的粉衣女子,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折扇。
“你……当真决定了?”沉吟许久,柳湛宇终究是开了口,手中的折扇越握越紧。
“呵,这句话初选之前,你就问过我,怎么还要再问?”陈穗华不由得笑了笑,抬眸看向他,温婉的说道。
“你若是后悔,哪怕是复选,还是……”
“我不会后悔,我也不可能后悔!”陈穗华的声音透着一抹坚定。两人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
不远处的山上,有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笑了笑对身后的人道:“流渊,我们这是撞见了一对儿有情人啊。”薄流渊也望了一眼那个方向,笑了笑:“那个小公子貌似是左丞的嫡幼子呢,自幼专心于诗词歌赋,听闻柳丞对这小儿子也没抱什么期望,毕竟柳丞的大公子才是风华绝代啊。”“好了,我们也走吧,免得惊扰到他们。”那黑衣男子收了手中的折扇,笑着摇了摇头,临走前不知是因为什么又看了那个方向一眼,不知是看柳丞的小儿子还是看那面纱遮面看不清身形的粉衣女子。
而木亭这边,两人静默了许久,陈穗华开口道:“你知道,嫡母对于我们姐弟三人还有姨娘素来不喜,更可以说是厌恶。而本朝重嫡轻庶,我是可以嫁给你逃离那里,但是我弟妹的婚姻和前程都掌握在嫡母的手中,我的姨娘虽然是父亲的贵妾更是为他生育了一子两女,但父亲心中只有嫡母和那一对儿嫡出的兄妹。”说着,她转身背对着他,走到了亭边,望向了茂密的竹林。
“为了弟妹与姨娘的未来,我别无他法。我虽是长女,但到底是庶出,怕是你母亲也不会允许我嫁你为妻,而且我只能进宫搏一个前程。阿宇,对于你的情意,此生原谅我无法在做出回应。”陈穗华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但还是继续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离去了。柳公子,愿你前程似锦,儿孙…满堂。”陈穗华说完就只身离开了木亭,而一滴泪水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悄然划过。
“阿穗……”看着陈穗华离去的身影,柳湛宇低落的摇了摇头,轻声低喃着:“阿穗,没了你……我何来儿孙满堂……但…前程似锦,我定会答允你……”
……
“都安静——”一声尖细的声音唤回了陈穗华的思绪,陈穗华也紧随在众人身后,等候宣召。
璃华阁前殿——
“唉……臣妾听闻娍姐姐偶感风寒,这身子未免也太差了吧。”左侧下首一袭梅花宫装的敏妃整了整衣袖,面带笑意的看向上首的皇后说道。皇后侧眸看向她,温柔的笑了笑,又对着二人说道:“二位妹妹有时间便去昭纯宫看看娍妹妹吧,娍妹妹是最喜热闹的了。”
“皇后娘娘说的是。”敏妃笑着应了声。右侧的嘉妃陈静姝看了二人一眼,也点了点头应道:“臣妾明白。皇后娘娘,时辰到了,该召第一波秀女觐见了。”
“也好,郑总管,开始吧。”皇后点了点头,吩咐道。郑长吉向皇后拱手一礼,走上前,唱声道——
“宣,第一拨秀女觐见——”
璃华阁后殿——
敬事房副总管曾敬行,甩了一下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