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就去睡…….数据量很大,分析有进展,但有点麻烦……我妈在这里,我吃得很好,不要担心,你也注意身体…….想你,很想你……”接着是一段她听不懂的外国话。
儿子长这么大,杨秀芬还是第一次听他这么缠缠绵绵,温柔小意地和人说话。杨秀芬有点尴尬,悄悄地退回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门上床,装作没听见儿子的动静。
她知道儿子在和那个姑娘说话,女儿和家里的长辈都通过气了,儿子喜欢上一个姑娘。但麻烦的是那个女孩以前是儿子的学生。女儿还告诫她,千万不能在学校里乱说。杨秀芬不理解为什么儿子不能和那个姑娘好,儿子没对象,那个姑娘也是个没结过婚的黄花闺女,为什么儿子不能光明正大地和她处朋友?
想起这个出色的儿子,杨秀芬感到骄傲,有点内疚,还有一点膜拜。从四五岁起,儿子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她一年只能和儿子团聚十几天。儿子自小少年老成,是全桐城县有名的才子,十四岁就上大学,出国、留洋、读博士、回国、找工作、买车、买房子,没有一件事需要他们夫妻俩操心,从十几岁起,就不要家里花钱。
杨秀芬有使不完的爱心,却不知道往哪里使。养了一对出色的儿女,好像什么都不用管,孩子们就长大成人了。他们夫妻俩也早就打定主意,对于儿女的婚事,只要孩子们喜欢,他们绝对不胡乱插手。
女儿嫁得好,女婿人品好、相貌好、学问好、又是个大学老师,女儿的公公婆婆很和气很明理,杨秀芬和老伴非常满意。
女儿说儿子喜欢那个姑娘更好,不单长得好、脾气好、人品好、学问好,还是什么大官家的独生女,对儿子也很好,只不过女方家里对儿子不太满意。杨秀芬看过那姑娘的照片,白白净净,水灵灵的,就是有点瘦。爷爷奶奶也说那个姑娘长的周正,斯斯文文的,看着和儿子很般配。
儿子长到三十多岁才开窍,杨秀芬只想儿子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自己也能给孩子们做点贡献。但他们现在却不能结婚,这让杨秀芬很郁闷,她不知道该怎么去干涉这件事情,只希望儿子能早一天让岳父岳母松口,把媳妇娶回家。不知道儿子将来生的小孩是什么样的?大概也和壮壮一样又聪明又健康,白白胖胖。杨秀芬带着微笑又沉沉睡去。
书房里,关山一边柔情蜜意和朱樱聊天,一边处理着自己的工作。他生性保守,那些情啊爱啊的,他根本说不出口。可是他和爱侣远隔重洋,不说点什么,好像又没办法抒发心里勃发的爱情。
有一天,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一段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英文情诗:“and this maiden she lived hought than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me.这位姑娘来到世上,只因来爱我、和被我珍爱”。
他是个科学家,当然不认为他的爱人在这个世上的意义只是爱他和被他爱。但他没料到,朱樱听了,却非常受用。
关老师这才发觉,情话用英文说起来容易多了。更重要的是,聪明理性的朱樱居然还非常喜欢这个调调。关老师只能暗自庆幸自己傻人有傻福,福至心灵,心至慧生。自那以后,那些原本说不出口的缠绵,就用英文代替了。
每天晚上三更半夜,关山便一边做事,一边和朱樱连线。两个人各做各的事情,时不时地聊上几句,说几句腻歪话。
从天机一号上天的那一天起,国家理工大学和航天部的科研团队已经高强度地监控了一个多月。经过一个多月的各项性能测试,进入十月,卫星和探测器的运行状态越来越稳定,每一天,千里眼都传回大量的数据。
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国家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数据分析;航天部门也非常关心这个项目的进展,国家理工大学和航天部门的团队每周一次的例会,江老师和天文系的白院士每次都参加,听取项目进展的报告,出主意、提意见。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关山压力巨大。闭上眼睛,眼前就是各种问题。但当着团队成员的面,他一句泄气的话都不敢说,还要精神抖擞地给大家鼓气加油。只有每天晚上和朱樱连线的时候,他才敢释放压力,获得营养和动力。
朱樱学业繁重,妈妈还经常表示对她婚事的不赞同,她也很无奈。好在关山温柔体贴,那些缠绵悱恻的情话,关老师用英文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行云流水一般,让她心情愉悦。每天早上的通话,让她一整天都精神愉悦,干劲十足。
有时候,两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