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了想,最后一拍板,“既然是你提出来的法子,那就让你去处理孔家的事吧?”
何秋吃了一惊,这事就这样落自己头上了?
早知道就不向朱元璋提这些了,何秋苦着脸说道。
“这……玉颖已经快要带着孩子来京城了,您总不能又让我们两地分居吧?”
朱元璋把眼睛一瞪,“国家大事应该放在前面,怎么还在计较那点儿女情长的小事!”
说到这朱元璋顿了顿,接着说道。
“等她来了,我亲自跟他解释!”
何秋挺郁闷的,看来自己是非去不可了,朱元璋都放下话亲自安抚他孙女,何秋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过何秋也想到一个关键,他在朝廷里也没个什么明确的职司,这次单独一人去山东查孔家,也没那么容易。
“那陛下可否给我配上些人手,总不能让我独自一人去孔家吧?”
朱元璋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说道。
“不着急,我打算升你为锦衣卫指挥使,这次去山东,你带上锦衣卫的人就行了。”
何秋顿觉不妙,连忙推辞,锦衣卫指挥使这种官,他怎么敢沾染,干得好干得不好,最后都是一个死。
“陛下,这锦衣卫干系重大,臣不过微末之才,实在难当此大任啊!”
朱元璋气呼呼的一拍桌子。
“我让你干你就干,哪来这么多废话!”
何秋被吓了一跳,立马老老实实的听着朱元璋在那训话。
“唉,前不久整个锦衣卫系统都被朕清理了一遍,无奈之下,朕还提拔了一批阉竖当做耳目,可是这些人汇报上来的,永远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难当大任!”
“你作为朕的孙婿,又是有才能的,朕将锦衣卫交给你,你替朕把它管好,盯紧下面的官吏,明白了吗?”
何秋听出来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软弱和疲惫,到底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纵然他是威震天下的洪武皇帝,时间也不会因此而留情。
何秋扑通跪在地上说道。
“陛下不以臣卑鄙,如此栽培,臣定然全力以赴,监察四方,为大明的千秋万代保驾护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着何秋这样不伦不类的拜谢词,朱元璋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伸手把何秋从地上拉起来。
“朕也知道,这样的事交给你做有些难为人,锦衣卫的活向来就是个容易得罪人的,还是要辛苦你了。”
何秋虽然心中忐忑,但也不能在朱元璋面前露怯,咬牙说道。
“臣必然竭尽全力!”
朱元璋拍了拍何秋的肩膀说道。
“好好干,朕在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遵旨!”
何秋迈着大步,走出了宫门,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朱元璋脸上带着些冷笑。
“不要以为朕老了,就敢出来炸刺,朕也不是没有帮手!”
朱元璋固然是一名精明强干的皇帝,可是他现在已老,权力就会重新找到一个合适的核心,本来会是朱标,而且朱标也正合适。
可如今,太子暴毙,朱允炆担不起大明权利中心的责任,朱元璋手中的权力不可避免的流出一部分,到了臣子们手中。
这本来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朱元璋已经在竭尽全力培养朱允炆了,可结果还是有些让他感到失望。
与此同时,才短短不过数月,这些文臣们就有了些别样的心思,这点朝堂上的破事,何秋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朱元璋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手底下的这些官员开始有些不听话了,要是放在以往,哪会有人敢这么直接的把太孙的舅舅给告了。
别说是在改革,特事特办,更别说什么告发吕平的人是一心为国,这背后肯定是有什么利益关系的。
只是朱元璋现在有些看不清了,清洗锦衣卫之后,朱元璋连京城里有些事都渐渐看不清了,这和当初大小事宜尽在朱元璋掌握的时候相差太大了!
朱元璋也明白,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精力下降,耳目废掉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人心思动,很多人不愿意让朱元璋知道那么多了。
要是换在之前,朱元璋肯定会再杀上一批,可现在朱元璋自己也有些厌倦了。
这么多人就等着他死,迎来太孙朱允炆的时代,或者说叫文臣时代,这不是朱元璋一人就能轻易阻挡的。
朱元璋虽然不好和这样的潮流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