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抱憾终身了。”
说罢,又当着公孙大人的面,将二人的八字合了,又取出谢公子的画像递给公孙大人。
公孙大人将画轴展开,看这谢公子的容貌俊逸非凡,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确是与自家千金极为般配,遂说要与自家夫人商量一番,又留王婆在府里吃酒。
王婆吃得是面红颊赤,方才回家。
次日,又拿了公孙小姐的画像去给谢夫人过目,拿出一个绣工精巧的荷包,上头绣的是牡丹,针线工整,鲜艳夺目,煞是好看。
谢夫人看了画像,公孙小姐清丽可人,气质不俗,心里是愈看愈喜欢。
于是与谢老爷一合计,便央着王婆上公孙府提亲。
王婆去了又口灿莲花的说了一通谢家的好处,公孙大人想到与知府攀上亲戚也是件好事,遂应允了下来。
紧接着两家议亲,下了聘礼,选好良辰吉日,择日迎娶。
王婆从中做媒,两头通吃,赚的自然是盆满钵满。
那头,谢公子却在与母亲赌气,不肯娶亲。
聘礼都下了,谢夫人平日管教极严,谢公子性子也温顺,从未如此忤逆过母亲的心意。
他见反抗不成,竟然绝食抗议,硬是三天三夜滴米未进。
开始谢夫人心想许是饿个三两天便好了,殊不知他连夜开着窗户吹冷风,愣是染了风寒,卧床不起。
谢夫人伏在儿子床前哭泣不止:“凡为父母者,莫不爱其子。我们替你寻一门好亲事,都是为了你好啊!姻亲是宣抚使大人,日后谋个一官半职的,也就一生无虞,我们死也瞑目了。”
谢公子只是紧闭双眼,苍白的嘴唇,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谢夫人又拭泪道:“那公孙小姐,娘也见过,人生得标致,知书达礼,你若是见了,定会喜欢上的。”
谢公子仍是不作答,闭目流泪。
谢夫人哭道:“我的儿呀,你为何不同意这门亲事,心里有甚苦处,倒是与为娘说一说啊。”
谢公子倔强道:“请母亲退婚罢。若是逼着我成亲,那便抬着我的尸体去吧。”
谢夫人闻言,边捶床沿边嚎啕大哭。
哭着哭着,竟然闭过气去,晕倒了。
下人慌忙扶她回房,请来大夫,大夫皱眉,说谢夫人得的是症瘕,也叫失荣。
是因一旦到了后期,人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
一下子,谢府愁云笼罩,个个低头丧气。谢夫人吩咐此事不得传出去。
又叫过谢公子,泪眼惺忪道:“儿啊,为娘时日无多,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你成家。这一次,你就顺了娘的意罢。若是退了亲,恐你父亲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谢公子本是孝顺之人,见母亲卧于病榻,两鬓花白,心中有愧,只好答应择日迎娶公孙小姐。
谢夫人一直病恹恹的,无法事无巨细的操办婚事,就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办。
到了迎亲的日子,新娘凤冠霞帔,头盖红巾布,就由父亲扶着出门了。
在经过媒婆的“三请”、“四请”后才由自己的弟弟领上轿,这便是俗称的“挨上轿”。
此时,新娘母女还要哭一会,谓之“哭嫁”。
新娘哭是感恩父母养育,母亲哭是不舍得孩子。
据说是哭得愈利害愈好,民间俚语:“娘家哭得震天响,婆家家当嗒嗒涨。”
一行人披红挂彩,吹吹打打。
四人抬了花轿,王婆跟在轿旁,若遇到街上拦路讨喜钱的小孩,王婆早就准备好“轿门红包”打发他们。
到了谢府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贴满了喜字,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看热闹的也来了许多人,夹道欢迎接亲。
与众人喜上眉梢不同的是,本是大喜之日,新郎倌穿了一身绛纱袍,却惨白了一张脸,面无表情。
众人皆疑,但又不敢相问。
在新娘子下轿前,新郎要对着花轿连射三箭,所谓三箭定乾坤。
新郎所射的这三箭,分别射的是天煞、地煞和轿煞。
王婆高声唱道:“一射天,天赐良缘新人喜临门!二射地,地配以双新人百年好合!三箭定乾坤,天长地久!”
唱完后,王婆探过身子想去扶新娘下轿,却发现新娘软绵绵的瘫坐在那里,她以为新娘是睡着了,拍了拍新娘的胳膊,新娘竟然一头栽了下去。
王婆不明所以,摇了新娘两下,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