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诛灭宦官时受了伤,反正就是借故推脱不来。
下午三点左右,大汉朝的一众文武纷纷进入了皇宫,在他们进宫的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身着甲胄的士兵,而且那些士兵有的穿黑衣黑甲,有的穿紫衣紫甲,定平军毕竟是在洛阳露过脸,所以那些大官儿们都知道黑甲是定平军,却不知道紫甲的是谁的兵。
张毅的兵和董卓的兵现在在街上干什么呢?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负责维护城中治安,这是张毅和董卓早就商量好的,进城后先要稳定局势,不能让人趁机作祟,二是在抄没十常侍等一众宦官的家产,为了这件事,张毅可是把陈琳、陈宫和审配都带上了,连同在洛阳的司马微、周瑜和诸葛珪,张毅一共派出了六位谋士来收敛十常侍的家产,还有国库内汉灵帝搜刮的财富。
随着一众文武入宫的曹操和袁绍,一直在暗中商议,在进入皇城后,他们发现卫戍皇宫的士兵,也是定平军和西凉军混杂着,而且两军分列左右两侧泾渭分明,这让他们意识到,张毅和董卓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儿,所以二人心中暗暗有了计较。
跟随着文武两队,曹操和袁绍进了未央宫正殿,刚一进大殿,曹操便看到少帝刘辩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董卓持剑傲立在一侧,董卓的旁边还站着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黑面大汉,那人正是华雄。
张毅并没有站在龙椅的另一侧,而是以非常懒散的姿势坐在下面,而那个位置,原本是何进的,在张毅身后,典韦和吕布各持兵刃立在两边,两人虽面无表情,但曹操和袁绍却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杀气。
正殿之内除了张毅等六人之外,在正殿四周靠墙的位置,还有两排士兵,那些士兵跟外面的士兵一样,也是黑紫各半泾渭分明,至此不但曹操和袁绍明白了,那些文武大臣们也明白了,这大殿之中的双方是貌合神离,谁也信不过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分列两班之后,一众文武对着小皇帝刘辩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但张毅和董卓却一动没动,而且张毅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了一个苹果,居然在那里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张将军!”
张毅那无礼的举动,直接引发了大臣的不满,一个长的人模人样的中年人,站出来指着张毅怒喝:“你身为殿前将军,在陛下面前怎可如此的无礼?”
“混账!”
“大胆!”
看到那人敢在张毅面前狂吠,吕布和典韦登时不干了,两人一个瞪着大眼珠子,一个把手中大戟往地上一戳,都对那人怒目而视,但那人却浑然不惧,反瞪着眼看着他们两个人。
瞥了一眼那个喝斥自己的人,张毅抬头笑着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下官王允!”
“哦?王大人?”
听到王允自报家门之后,张毅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心道: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老子正打算找你呢,你自己倒冒出来了。
张毅为找貂蝉,曾经暗令秦影调查王允,但并未在王允府中查找到与貂蝉有关的任何线索,当时张毅猜想,此时貂蝉应该尚未投身在王允府中,所以暂时按下了此事,只让秦影暗中监视王允。
王允说起来在汉末算的上是个好官了,虽然他出身为宦官之后,但对于十常侍霍乱朝政深恶痛绝,之前在黄巾之乱中,张毅也曾听白詹汇报过王允的事迹,当时王允身为豫州刺史,率领重兵参与过对黄巾军的讨伐,在军中他广泛征求官兵的意见,与官兵同吃同睡,因此在军中还有一点的威望,后来王允曾参与过对黄巾军的受降,受降过程中,王允发现了一些张让和黄巾军来往的一些信件,认为张让私通黄巾军,回朝后便向汉灵帝告发了张让。
张让身为十常侍之首,在朝中权势极大,因此王允的告发并没有扳倒张让,张让不过向汉灵帝哭诉了一顿便化险为夷了,而且还反过来污蔑王允陷害他,弄得王允差点没因此获罪,张让本想报复王允的,可惜他还没等到机会汉灵帝就死了。
知道王允是个好官儿,张毅也没有怠慢他,而是起身向王允抱了抱拳,然后又笑着说:“王大人误会了,我可没有无礼,我在这大殿当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经过陛下允许的,就连苹果都是陛下给的,你说陛下给的苹果,我能不吃吗?你要不信的话,可以问陛下啊。”
张毅手中的苹果,其实就是他自己从偏殿里拿的,哪里是什么皇帝给的,但少帝本就胆小,十分畏惧张毅和董卓,张毅说是他给的,他哪里敢说不是呢,因此张毅话一说完,皇帝便连连点头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