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这宝顶下面只有一层四十厘米左右的杂石还有浮土,翻开这下面就露出了掺有白色颗粒的三合土,这玩意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泥,但是可比水泥要厉害多了,一般的水泥在地下几十年就风化了,时间就了也就酥了,甚至用手可以轻易掰开。
这混成的三合土可比这个厉害多了,甚至明代的古墓,城墙现在还可以在使用,这王爷坟整个封顶就是选用的三合土,一点点的夯制而成,具体多深多厚,这帮人谁也不知道。
傻人有傻办法,既然指望从中间直接挖凿下去不可能,大江脑子一动,中间开花不行,咱们就从边上一点点的推进,我就不信揭开不了这层三合土。
“你们听着,这三合土就地宫上面一层,没有多大的,从边上找找,那里是边沿,就从哪里挖,我就不信挖不开,谁先挖开了,多分一份宝贝啊。”这种赏之下就有勇夫。这帮人虽然平日里面游手好闲,但是都是干活的把式。这挖地不算什么。
人多力量大,这伙子人很快就找到了这夯制的三合土层的边缘,其实这个很好找,也很好分辨,真个坟券子虽然现在杂草密布,但是地下有三合土的地方,杂草都是枯黄低矮的,稍稍仔细一点就可以分辨。没有三合土的地方,蒿草却长的很繁茂。这个很简单,三合土中含有大量的白灰。这白灰埋在地下,地面上自然就生长不好植物了嗉。*.
很快这伙子人就圈出了这三合土覆盖的大概面积,当时大江简答的一望,这个可比他那个破的都快要露顶的三间煤棚要大多了。足有自己的半个菜园大小。
笨人有笨人的办法,这帮家伙就是打算用大揭盖的办法,一层层的把这个王爷坟给挖了,也不打什么盗洞了,就跟挖白薯一样,全都翻起了一样。
这三合土坚硬到什么程度,十字尖镐砸上去就一个白点,要是真的从宝顶下面直接挖,还真的不见得挖开的。这叫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当年就有一个坟墓就是用鸡蛋黄混合白灰,黄土,黏米液夯成的,这个墓当地百姓都叫“臭鸡蛋坟”。这个墓主人是谁呢暗?
挖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却进展不顺,土堆的土质远比挖掘者预想的更为坚硬。事实上,这些人挖掘的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土堆,而是一座巨大的坟冢。
挖掘的所在曾是帝京市“六一”学校的旧址。在校园的西南边,有一个极为幽静的角落,学校的人称那里为小花园,这座位于恩济庄号院的花园里没有更多的景致,难以想象,这个如今看似普通的角落,曾经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墓地,而传说中的陵墓主人,更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富甲天下,不是王侯
将相,却地位显赫,他就是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
当年,陵墓占地约有二十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据曾经参与发掘这座墓的赵广智回忆。赵广智曾是“六一”学校的教师,他回忆说:“就在月底月初,文、革主任把我们领到小树林李莲英坟前,说从明天开始,把李莲英坟给我砸了!说是‘破四旧’。”
但谁都不曾料想,打开一座坟墓竟会是一项如此艰巨的工程,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连续不断的连挖带掘,但整个坟冢却几乎毫发无损。赵广智回忆说:“那是三合土,是用糯米汤、鸡蛋青,还有黄土白灰和成的。”
一个星期过后,巨大的坟冢终于被挖开了一个豁口。可接下来的情况却让人绝望,一层花岗岩出现了。没多久,便报废了三把大锤。
要靠人力凿开坚硬的花岗岩,几乎不可能了;墓室隐身在何处,同样没有答案;而墓室中究竟有没有墓穴主人更是无法预料的。那条通向墓室的神秘之路究竟会在哪里呢?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走到了他们跟前。老人问他们:干嘛呢?赵广智回答:挖李莲英墓呢。老人接下来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赵广智回忆说:老人说,傻小子,别这么干,你挖不动那儿,来,我告诉你。老人神秘地指出了墓碑的方向。老人说在这儿往下挖,这底下是地宫,后面是马道,我小时候下去玩过。
老人所指的挖掘地点就在坟冢前两块巨大的石碑附近。又是三合土,接下来是一层碎石。在清理了近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