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要避过风头。”
经过昨日之事,所有人都知道颜瑶诋毁颜苒,必会将她当成嫉妒长姐、心胸狭窄、谩辞哗说之人。
她若在此时出现在众人面前,岂不是送上门去被人戳脊梁骨。
颜老爷虽然看在温氏的面子上放过了颜瑶,但还是不想她出去丢脸的。
颜瑶既自己求了闭门思过,他倒也乐见其成。
颜苒来到学馆,明显发现众人对她的态度有所不同,比之先前的漠视和阴阳怪气,更加温和了些,也更加尊重了些。
姑娘们年纪尚小,心思单纯,先前对颜苒有些偏见,也多是受到了颜瑶的影响。
如今,颜苒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她们自然心生钦佩。
崔静诗仍是一如既往的高高在上,接受着大家的赞美。
她虽然未能设计成颜苒,反而给了她一鸣惊人的机会,心中着实窝火。
但因她昨日请求盛帝阅完所有试卷再定夺魁首的举动磊落大气,倒是洗白了她之前当众掌掴颜苒的刻薄名声。
不过,崔静诗藏于眼底的倦意和低落,还是被颜苒捕捉到了。
想来,她昨日回府,必是被崔阁老教训的不轻吧。
颜苒如是想着,远远的看着崔静诗,扬起了一抹带着得意和轻蔑的笑容,果然将她气的不行,温和的脸色差点绷不住。
待时辰差不多了,徐夫子便带着姑娘们来到了东厢的校场。
因着盛帝要来观礼,场地重新布置,为盛帝和百官预留了位置,姑娘们的坐席就拥挤了许多,也不再按照班级和名字对号入座了,都自行与交好的姑娘坐到了一起。
甄蘅也寻到了颜苒,与她共享一案,将小零食摆了满桌,真真是摆足了看客的姿态。
待盛帝带领翎国使团以及百官到达现场后,武试便正式开始。
学子们进行了分组,每六人一组,同时进行考校,四名夫子分列两侧,进行监考及记录成绩。
第一项是射箭,考校白矢、参连等五种射箭技术。
许是因着想在皇帝面前好生表现,许是因着姑娘们的殷殷目光,少年们竟然发挥了潜力,几乎每个人都是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他们平日里练习射箭,每每叫苦连天,觉得枯燥无趣,总想着法的偷闲躲静,现下却个个都变成了专注坚毅的神箭手,惹得夫子惊叹不已。
盛帝看着意气风发的少年们,甚为欣慰,感叹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大盛男儿不俗!”
校场上都是在场各家官员的子弟,他们得了盛帝的夸奖,自然心潮澎湃,纷纷附和。
甄蘅一边吃着糕点,一边兴致勃勃的张望着。
颜苒却兴致缺缺,一群小屁孩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颜苒不禁想起前世的温容安,不同于现在的冰冷和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很爱笑。
别人似乎很怕他笑,因为他的笑容深沉,令人捉摸不透。
可颜苒却很喜欢看他自信张扬的笑容,那种诸事尽在掌握的从容,睥睨天下的傲然,最是令人心折。
那般作作生芒之人,若是身体康健,催马扬鞭,纵横驰骋,该是何等英姿。
颜苒正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忽听甄蘅惊讶道:“温·公子怎的也上场了?”
颜苒忙看过去,果然看见温容安正与其他人一起站在校场上,调整弓箭,做试前准备。
他们同样穿着统一的学子服,可颜苒就是觉得温容安最独特。
谁能有她家表哥那般的风姿啊,青衫莲华,朗月清疏。
似是感受到了颜苒的目光,温容安状似不经意的瞥过来一眼,正好与她的视线相撞。
他很快便将视线收回,颜苒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抹轻浅的笑意,不禁心间微甜。
可是很快,颜苒又担忧起来,不知温容安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种高强度的考校。
毕竟单是射箭便考校五项,第一项要将箭穿透靶子,第二项要四箭连射,第三项要搭弓即放箭而中……
颜苒真怕温容安会吃不消,她不怕他成绩差,只盼他别受伤就好。
温容安显然并不这么想,他要做,自然要做到最好,尤其是在颜苒的面前。
他神态专注,弯弓搭箭,将一张弓拉满,快速射出。
颜苒紧张的盯着那支快如流星的箭矢破空而去,只见它不偏不倚正中靶心,且穿透了靶子,露出箭镞。
远处的夫子高声喊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