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之中帮派林立,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命如草芥,即便是当初那些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豪门望族也逃脱不了战火的洗礼,座落于锦国的西面、靠近当时的卫海郡——也就是今天的西凉城管辖一带——的郭家就是其中之一。
水幕中的画面继续流淌,由血染千里的战场转移到一处宽大的街道上。与那种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相比,这里显然要安静得多。
这是一条东西贯通的街道,整条街的地面都是由坚硬的花岗石铺地。街道上行走的路人并不多,两侧也没有任何商贩和店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有着高大院墙,顶着琉璃瓦的建筑群。不时会有马车、轿子、和穿戴奢华的贵公子进出于某处府邸。 在街道中间位置,有一处座北朝南的府邸尤为硕大和奢华。府邸大门两侧有两尊白玉石狮子,那狮子口含石珠凝视街道威风凛凛。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镶有铜纽,门楣上挂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写有两个烫金大字‘郭府’
进了大门,可见一个穿戴整洁、头戴青帽的门房笔直的站在大门的左侧。入门后便是立有石屏的大院,大院中正对大门的是正房,有精致的白色石阶,这是郭家会客的地方。正房两边各有厢房,厢房可用于客人居住。正房、厢房、垂花门、又有抄手游廊将其连接,垂花门后便是内院,这是主人和女眷的居住的院落,外人一般就不得进入里面了。
郭如凤盯着画面心中偶有激荡,因为她和妹妹郭如风就生活在这里,她们赶上了一个最好的家庭,却生在了一个最坏的时代。
内院当然很美,里面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东西游廊在池塘上曲折蜿蜒,塘中有鱼儿嬉戏、有假山傲立,游廊中更有盆景装饰、有名花斗艳、有怪树比奇。
一个淡粉色绸缎裹身,外披白色纱衣,头插凤钗的少女从游廊中飞速跑过,她的身后跟着两个丫鬟神色紧张碎步前进。口中念念道:“小姐你慢点,别磕着!“
这少女便是郭如凤了,她那时候和妹妹郭如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姐姐天性好动,喜欢江湖豪客般的快意人生。妹妹较为早熟、喜静,终日呆在深闺中读书绣花,崇拜腹有诗书的读书人。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姐妹之间的感情,姐妹感情深厚无话不谈,两女又得父辈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
画面中记录了她们成长中的好多故事。有一天姐姐偷偷跑出了府邸,在自家的大门口看到了一个卷缩在围墙边、腰挂葫芦、穿着破烂的女乞丐,她也不管她如何落魄、如何邋里邋遢,总是从厨房里带出饭菜救济于她。开始她并不和她一起吃饭,后来渐渐的郭如凤干脆将自己的那份也端了出来,就坐在围墙根和她一起吃饭喝酒,一起肩并肩说话谈心。
路过的人无不好奇相望,堂堂郭家大小姐居然和落魄的乞丐席地而坐,这让他们找到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奇怪的是,郭家并不管束她的行为任其发展,反正其它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这丫头不杀人放火那就无所谓。
而妹妹郭如风呢?自从见到了那个英俊潇洒的读书郎——欧阳止山——就开始春心萌动了。
那时的欧阳止山还只是黎国京城的一个贵公子哥。欧阳家在北方势力极大,欧阳止山的父亲欧阳敬,和郭如凤的父亲郭正明同朝为官皆为黎国股肱,两家世代交好。既然欧阳家有儿、郭家又有女、双方父辈就决定联姻,于是欧阳止山刚过舞象之年就被父亲带上,千里迢迢的来到卫海郡看望自己未见面的媳妇,反正郭家有两女皆是花容月貌。欧阳止山看上了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郭如风,二人可谓一见倾心。
然而天不遂人愿,皇帝知道后不同意这么婚事。他为什么不同意其实很简单,那时候作为皇帝左膀右臂的郭正明和欧阳敬,一个是坐镇西境抵御骆汗大军和海外蛮族的骠骑大将军;一个是身后簇拥着整个北方豪门望族扎根于京城的宰相;一个是掌管钱粮的文官;一个是统帅兵马的武将。皇帝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两家联姻在一起?这太危险了,作为皇权的掌管者皇帝,不可能不知御臣之道,他很高兴自己的左膀右臂离自己更近一些,但绝不可能让两条手臂相互挨在一起,有时候还会让他们相互对掐自己再出面调节。左右制衡这是皇帝该有的策略,如果大臣们都能能和睦相处联合起来,那皇帝就不好过日子。
所以他想出了让欧阳家的公子迎娶皇家的公主,让郭家的女儿上嫁皇家的皇子的计策。明面上让两家荣升为皇亲国戚,三家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实际呢?这是皇帝要慢慢的收回郭、欧阳两家手中的权利。于是这个在和平时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