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的汉族小伙每天骑着公社配备的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马褡子里装着上级教育部门给孩子们免费配备的课本、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天山公社是个建制没几年的新公社,附近方圆50多公里的农牧民都归属天山公社管辖。
作为只有两名教职工的“马背上的学校”领导伊礼贤进行了分工,他负责东片区远一些的、长达近30公里草原片区农牧民孩子的教学任务,比他年长3岁的陈景负责西边方圆15公里草原片区的教学任务。
这天清晨,两个年轻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地窝子旁分手,一东一西相背而行,在紫外线极强的阳光照射下,两个马匹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天山公社那荒凉无边的土路上。
两天后,完成教学任务的伊礼贤骑着马匹奔驰在赶往天山公社的路上,长达20厘米的乌发在夏风的吹拂下无秩序得摇摆着。
马背的马褡子里装着牧民朋友送给他的酸奶疙瘩,那位热情的哈萨克妇女说怀孕的女人喜欢吃这酸溜溜的奶制品。
陈景大哥的媳妇怀有几个月的身孕了,送给陈大哥,哪天他回县城时带给陈嫂子吃。
棕色的大马撒起蹄子快速朝公社奔去,快到公社驻地,只见那两间破旧的土坯屋前站着不少人。
伊礼贤跳下马,牵着马缰走过来,还没等他将缰绳绑在路旁的一根木头上,就见公社书记赛力克激动得冲过来,抓着他的手着急说道:“伊老师,你可回来了,陈老师到现在还没回来。”
“什么,陈老师没回来?”伊礼贤心里一惊,陈景大哥完成教学任务,昨天早上就应该回来的,按照路途距离陈景要比他早回来一天。
伊礼贤绑好缰绳,焦急得问道:“赛力克书记,你们去找没?”
赛力克摇摇头,实话实说道:“昨天晚上我才发现陈老师没回来,那时候天黑麻咕咚的,我们打算现在去找找。”
这时,人群发出喊声:“回来了,陈老师的黑马回来了。”
人们站在土路看着慢悠悠朝这里走来的黑色大马,马背上没看见陈景的身影。
站在人群后的伊礼贤纳闷得想着“老马识途”,马回来了,可是陈景大哥呢?
就在思忖时,眼尖的牧民朋友发出一阵愕然而诧异的惊呼声,“啊--陈老师。”
听着前面人发出阵阵惋惜难过的唏嘘声,伊礼贤拨开人群冲到已来到人群外围的马匹前,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场景,哭喊道:“陈大哥---”,随即眼前一黑,急火攻心的他一头栽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原来,黑马的马鞍子下的马镫上,套着陈景的一只左脚,他的整个身体耷拉在地上,直接跟地面接触的脑袋被地面磨得血淋淋的,早已面目全非,脸上早已没了皮肉,看得见里面白色的头骨,看上去很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