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他需要去护驾了,要是不去御史是可以弹劾他的。”
“哦”
经徐凤仪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毕竟都知道沈秋和嘉靖关系比较密切,这个时候即便没有御史弹劾这么档子事情,沈秋也要进宫去看看情况。
在说沈秋这一头,一个箭步冲下楼梯,心中想着救火,那也要拿个东西啊。
左看右看,全都是盘子酒壶的,用不上啊。
突然沈秋灵机一闪,径直朝着醉仙楼的厨房跑进去。
现在外面所有人,无论是食客还是醉仙楼的伙计都跑到门口看向起火的方向,大家都在猜测是宫里什么地方起火。
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人察觉到沈秋跑进了厨房。
进了厨房一看,这没什么东西可以用啊。
锅碗瓢盆啊。
沈秋一看装水的桶,刚想去拎,一上手就发现不行,这玩意太重了,自己拎过去怕是半路就累趴下了。
木盆?也不行还是太重。
汤碗?也不行,不方便。
卧槽,那就是你了。
只见沈秋直接抓起水缸中的葫芦瓢就跑。
这玩意就合适了,不止顺手,还贼轻,用来灭火太适合不过了。
原本在外张望的醉仙楼伙计,正巧回头一望,就发现有人拿着自己家的葫芦水瓢跑了。
卧槽,伙计也是纳闷啊,偷什么的都见过,今天这头水瓢的倒是头一回见啊。
不管三七二十一,偷水瓢也是偷。
伙计马上扯着嗓子喊道:“抓贼啊,有人偷水瓢了。”
群众们还是非常有公德心的,听闻有人叫抓贼,连正在议论的事情都不要了,直接循声往过来,就要见义勇为。
结果听明白后面半句丢失的物品之后,全部都是一声短叹。
心中不免都在议论,一个水瓢有什么好叫的。
而且醉仙楼的王掌柜一看是沈秋,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
伸出脚踹了伙计一脚道:“你瞎喊什么,瞎喊什么。”
伙计自然是大感冤枉啊,实在是无可奈何,只好抱头躲得远远的。
而这一声喊叫,没有惊动其他人,倒是把楼上的沈秋朋友都惊动了。
一个个看着沈秋那些一个水瓢狂奔的样子,都大笑不止。
就连林安安也实在忍不住,捂嘴轻笑起来。
徐凤仪看了林安安一眼,笑道:“你家这位沈大人可真是有意思啊,这一番举动虽然看起来滑稽,可是在史官御史笔下,那也可以算是,勤王心切了啊。”
这一屋子三女中,徐凤仪经过大世面,殷小满长期抛头露面,也是能言善道者。
也就只有林安安最不善言辞了,所以被这么徐凤仪这么一调笑,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倒是殷小满明快,赶忙替林安安解围道:“我们家沈兄弟就是这样,对皇上和国家那是忠肝,对朋友那是义胆,所以这模样太正常不过了。”
闻言,徐凤仪只是微微一笑。
远去的沈秋要是知道殷小满居然这样大力赞扬自己,怕是也会脸红不止,尴尬不已吧。
沈秋自我认识可是非常清晰的,他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人生格言之一就是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典型的无利不起早人物,要是真的起早了,那也存粹是为了后面的长远利益罢了。
你以为沈秋没有心机吗?
不是,他下楼还有时间去厨房里挑工具就证明他一点都不着急。其中道理浅显易懂。
醉仙楼离紫禁城还是有些距离,一路小跑沈秋却没有觉得有多累。
追其原因就是沈秋现在已经适应这个环境了。
打个比方,后世的人你要是让他突然爬个十五层,可能还没有爬到一半就叫的死去活来了。
但若是一位长期长期爬十五楼的人,他爬起来就必然非常轻松了。
沈秋在这个时代走路的时间还是多于坐马车,而且南下广东一趟来回,也让沈秋耐力提升太多,故而这种小跑充其量就是喘几口大气了。
通往紫禁城的几道门,按照规矩,这个时候基本上都需要关闭了。
或许是因为宫中起火,才特例打开,所以沈秋从大明门进入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
虽然手中拿着水瓢,但并没有守卫阻拦,沈秋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已经混脸熟了。
当沈秋一直跑到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