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到了!”
祝小五闻声抬头一瞧,匾额上醒目的四个大字:宣临药铺。
难道今日公子带自己出来是……买药的?没搞错吧!清音观什么药没有,非要到外面买。这要是传出去,能给人笑死。
祝小五还没反应过来,上官文若早已进了门。门内一股刺鼻药味,即使在清音观住了一年,祝小五还是觉得有些恶心,随即用手捏住鼻子,小心翼翼跟过去。
“伙计!要芦根。”上官文若一派熟练的姿态,食指关节对着柜台响亮敲了三下,便有小伙计麻利地从帘后赶过来。
“您要多少?”
“怎么?昨日才和你们掌柜说好,今日就忘了?”
“啊,记得记得!”小伙计眼睛一亮,一拍脑门才想起来。这可是笔大生意,耽误不得。急忙跑到后院,将打包好的干芦根一打打提出来。
祝小五粗粗一点,足有上百包。这是得了什么病,得吃这么些药。况且祝小五对芦根本就反感。今年秋待在观里,好端端犯起了咳嗽,易未熬了不知道什么水,正用了芦根,非要他喝,许是里面加了鱼腥草,水极难喝,祝小五现在想想还犯恶心。自那以后,也就对芦根没什么好感了。
“拎着吧!”上官文若命令道。
“这么多,拎到哪儿去?”祝小五不解。
“自然是观里了。”
“你病了?”
“不是。”
“那是谁病了?”
额……上官文若有些无奈。祝小五远不如祝子安来的聪明。若此时跟在自己身边的是祝子安,这时候肯定懂了,可换作祝小五,又要长篇大论解释一番。
上官文若清了清嗓子,做好了“持久战斗”的准备,又说,“我先问你,你还记得清音观药典大考的流程吗?”
“这个记得呀!先是初试,后是复试。初试考辩药,就在药典当日,每位弟子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上断崖峰采够百种药;初试成功的,再做复试,复试考药方,一般是掌门出题,弟子答卷。”
祝小五说得一点不错,上官文若不禁在心里叹道。祝子安平日里一副假不正经的样子,对观内事务毫不关心,原来心里也是清楚的。
“唔!初试……那我们要快点回去,真要赶不上了。”祝小五想起这事,又着急起来。
“你觉得现在回去,就来得及?”上官文若反问道。
从出门到现在,天都要黑了,回去自然会误了点,祝小五想想也是。
“那怎么办?”
“那就不回去好了!”上官文若说完,还真在药铺内找了把椅子,悠闲地坐了上去。这药铺看着不大,东西倒是全,这把藤椅坐着垫头垫腰的,很是舒服,上官文若一点要起来的意思都没有。
啊?祝小五这下真是慌了,任性也不带这么任性吧!要是二爷在就好了,定有办法把这小公子绑回去。可眼下就自己一个人,怎么办才好呢?情急之下,祝小五又掏出腰间的《文若宝典》。
第十章第二节写道,若文若执意做某事,特别是此事看似毫无道理,不要阻拦,文若定有先见之明,问清便可。
祝小五看完,收起书,恭恭敬敬凑到上官文若旁边,试探道,“公子,你是不是想到不去初试的办法了,要不然怎么这么淡定?”
祝小五变聪明了!上官文若眯眼看他,自己还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既然他肯问,也没有不解释的道理。
上官文若从怀里掏出一张薄纸,祝小五接过一看,纸上书着一百种药名,还编了顺序。
“这是?”
“今日初试的题目。”
“什么?你怎么搞到的?”
“这个嘛,你就别管了。”上官文若勾起嘴角,舒适地靠在椅背上。她自然是不会把怎么溜到通竹小馆,再怎么把这初试题目顺出来的方法告诉祝小五的。一来,怕麻烦;二来,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若是对祝子安那般不正经的,抖出来就抖出来,说到底这些把戏也是他教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官文若学会是早晚的事。可对祝小五这样看着就老实巴交的呆鹅,上官文若还真说不出口。
祝小五也听话,说不管就不管了,转而关心起另一个问题。
“可就算你有这题目又有什么用,我们现在又赶不上初试了。”
“赶不上初试的头,还赶不上尾吗?”上官文若又道,“你再仔细看,这题目有什么问题?”
“问题?”祝小五这下彻底不懂了。要说识文断字,看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