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谢幕
七月中旬,虽然李察的战略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但是俄军依然被阻滞在上去之中动弹不得。
李察审视着周围的山地地形,不禁有些绝望。现在攻势还一筹莫展,波斯的战事一拖再拖,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李察得到消息,南方的阿拉伯军队不准备和奥斯曼玩这种无聊的静坐战了,苏伊士运河地区,埃及的军队开始加大进攻的力度。
不过好在的是,德国人一直没有为埃及军队开放通行权,所以自始至终,埃及军队就算数量在多也无法再那一块狭窄的地域展开,况且苏伊士运河也绝非小河,当年开凿出来就是为了能够适应各式各样的船只通行,近代以来为了适应各国军队庞大的战舰,又特地加宽。
即使如此,南方也不时有坏消息传来,沙特阿拉伯当地的骑兵,即阿拉伯骑兵,一向是以野蛮著称,和哥萨克骑兵有过之而无不及,抢劫、杀人放火样样精通。南部战线虽然已经按照计划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但是阿拉伯人总是能找出其他的突入点。
一时间奥斯曼边境上的城市和村庄也是民不聊生,再加上敌人的骑兵是属于抢劫的性质,绝对不会像大规模战场作战的时候那样成群结队的出现,而是化整为零,小规模出现。
这群阿拉伯骑兵坚持着,抢完就跑,绝对不和正规军缠斗的策略,让村民和市民苦不堪言,甚至就在前几天,这群劫匪抢劫了一支规模较大的商队,砍死砍伤大批商队成员,让商人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商人代表们,纷纷上书奥斯曼苏丹,要求军队出面剿灭劫匪以维护商人们的权益。商队作为中东一种极为古老的存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奥斯曼苏丹想要享用一些外国的珍奇物品也需要依靠这些商队来提供,东方的珍奇异宝,西方的工业产品,这些商人无所不包。
法鲁克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刻专门派人去处理,但是前线的指挥官们对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们无可奈何,毕竟奥斯曼国家境内,道路建设不完全,汽车等交通设备拥有量也极少,等到村镇报告出现抢劫,然后奥斯曼骑兵再去追击,人家早就已经逃之夭夭了。
虽然派出去的哥萨克骑兵抢劫的效率也不比他们差,但也耐不住人家整个国家都是从事着抢劫的勾当,而且再哥萨克骑兵深入敌军内部之后,李察等人就和他们失去了联系,因为物资匮乏,李察也不可能为他们专门配备无线电等通讯设备,所以只能任其发展。
说实话李察并不看好骑兵进入敌国境内的这种抢劫行为,因为就算是要抢劫也要分不同的国家,当年哥萨克劫掠奥匈帝国的时候,之所以造成了那么大的破坏,还是因为奥匈帝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大部分的居民都选择的是定居聚落生活,这样的村落极其适合哥萨克人对他们进行掠夺,反正村庄的位置是固定的,就算我们再怎么不熟悉地形,你们也跑不了。
而且我们还可以来回劫掠,早晚骚扰的你不得安生,但是沙特地区就完全不一样,阿拉伯人虽然也有村落聚集地,但是大部分的部落还是过着游牧的生活,这些人随时处于移动的状态,让骑兵们很难下手。
中东的阿拉伯人也绝非是待宰的羔羊,他们的居民大多都能拿起弯刀骑上马进行作战,这也是他们的民族特点之一,也会让抢劫的难度加大。
但是李察还是选择让他们去试试,毕竟谁都不希望再战争的时候,自己的背后有这么一支不安定的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再自己的背后来上一刀。
真要决定战争的胜负还是要依靠正面的步兵。
不过还是有一些好消息传来,波斯国王沙阿,就在前几天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无比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的君王,最终还是没有等到那一天。
一下子整个国内都乱成了一锅粥,尤其是德黑兰附近地区。因为这位年轻的国王直到临死的时候都没有一个继承人,再加上支持沙赫兄弟哈桑·米尔扎领导的强大君主制的保皇党和社会党有夺权的意愿。
所以一下子整个波斯国内的政治变得惨不忍睹。
一个君主制的工团主义国家?李察虽然并不喜欢这些敌人,但他还是对这种全新的制度非常感兴趣,或许能开创一个先河也说不定呢。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线的工团主义花样就是多,什么样的都蹦出来了。
法国有雅各宾派、无政府主义派、激进工团主义派,据说前段时间意大利还出了个什么温和工团主义,稀奇的很。要是自己所在的真实世界也有这么多生气的派别,李察保证能以此写出来一份非常精彩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