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重生欧陆1918 > 第一百二十一章:北非“雄狮”

第一百二十一章:北非“雄狮”

第一百二十一章:北非“雄狮”

但实际上,包括埃及在内的所有战争参与国都没有准备搭理英国人。

奥斯曼自然不用多说,身后站着的是提供大量武器装备的俄国人,而埃及为首的开罗条约也是仗着自己是得到德国帮助的人,根本就没打算理会英国人。自从英国的势力撤出中东之后,埃及人也算是和他们彻底决裂。当了人家的附庸这么多年是时候站起来了。

就这样在苦苦地等待了几个星期之后,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接受他们自己的失败。曾经也有不少军方代表请求政府派兵直接干涉中东的战局,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为了让这帮野蛮人知道什么叫英国的权威,那些保守的官僚们想不出来的理由只能让士兵们去替他们想。

并且在这个理由提出来之后,军队在这段时间内真的进行了战争动员,但最后战争计划被取消,而内阁给军队的士兵们的解释是,这其实一切是为了另一场战争进行的动员,为了阿富汗和印度地区日益严峻的形势,加拿大部队将不得不帮助他们在印度的人民,对抗来自阿富汗的威胁。

虽然说到底英国人只是过了过嘴瘾,前后没有多少损失,但那也就苦了在北非的兄弟法兰西共和国了。

要知道英法的恩恩怨怨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比如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至1453年期间,发生在金雀花王朝治下的英格兰王国和瓦卢瓦王朝治下的法兰西王国之间,针对法国统治权的战争。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最早的英格兰王室,是拥有大量的现在法国境内的领地的,比如说诺曼底,公元九世纪初北欧的诺曼人从海上侵入今法国,于十世纪建立公国。占有诺曼底半岛、塞纳河下游以南、巴黎以东的地区。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借口王位继承问题,渡海征服英国,加冕为英王,从此,诺曼底成为英国在法国的一个属领。

也就是说现在的英王室,其实早就已经不是传统的英国贵族统治者,说到底英法百年战争其实是一家人打架,1314年被誉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逝世,由此触发严重的危机。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腓力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腓力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至此,也就是1328年,始于987年的法国卡佩王朝王室男性子嗣灭绝。

按理说,法王王冠应该落在腓力的外孙头上,因为其母系腓力的女儿伊莎贝拉。然而,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恰好是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法国贵族一致反对将法王王冠授予英国国王,为此他们专门推举腓力的侄子、瓦卢瓦王朝领袖为新法王。

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称腓力六世。爱德华才就此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所以说白了英国和法国就是一个家庭,但至于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那就要另说了,毕竟也是在之后被英格兰王室强行统一的,英格兰和他们也没少战争。

但在20世纪初,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同时,法德矛盾也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在英国伦敦签订友好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此后,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在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这些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国联盟的建立。随后,在一战中,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在法国希望彻底支解德国立场上,英国坚决反对,希望维持欧洲均势。英国同时对法国组织的反对德国的与一些小国的同盟,持观望态度。

本身两方都不希望对方互相做大,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改观,英国人和法国人被彻底赶出了欧洲。(严格意义上讲社会各界并不认同工团主义的英法是正统,英国王室和法兰西也不承认)两国的同盟也就此延续下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结束方式就像他刚刚建立的时候一样:被德国军队击败,在本土面对共产主义革命,只不过这-次公社的革命击败了共和国政府,随后国家中枢和法国军队高层一同逃往了马赛,并与法国海军一同逃往阿尔及尔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