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政治暗杀
“我明白您的意思阁下,对了,贵国的部队就要在今晚到达,我想您需要去与他们会面。”苏丹道。
“当然,陛下,他们的住宿和其它一些东西准备好了么?”李察点了点头问道。
“贵国的军队就暂时驻扎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由一个废弃的村子改造而成,不过阁下尽管放心所有的设备都已经配备完毕,辅助人员都已经就位,还有好几个厨子随时待命。”
李察笑了一下,“我想厨子他们还是会自己带的,恐怕这些士兵们一时半会还适应不了当地的饮食习惯。”
下午的时间,李察终于可以静下来读读书,整理整理思路,自从内战结束之后,李察几乎没停下来思考过自己的事情,少有的一次休息还是刚刚到达安塔利亚的时候,不过那也是在了解奥斯曼的情况中度过。
自己在这个世界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仅仅两年,自己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名少校,可以插手国家行政决策,现在还被作为特派大使负责国外的军事行动,简直如梦似幻,但是俄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难道就等着工团主义者发动另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从中坐收渔翁之利么。
想到这,李察摇了摇头,恐怕这帮工团主义人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俄国,沙皇这一封建主义残余绝对不会被允许继续存在,没了德国人,俄国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人口但那真正值得么。就算真正要进攻德国人,该怎么打,真要等到俄国形成庞大的装甲军队的时候,估计德国人早就完成装甲化,步兵们坐着装甲车拿着冲锋枪来对抗俄国人了。而俄国想要发展出大量的装甲部队,代价就是普通士兵的装备要相对应的放慢脚步,在正面战场上根本占不到优势,更谈不上能够辅助装甲部队扩大战果了。
说到底还是只能把装甲部队当作特种部队来用,而且直到现在李察还没有真正亲自指挥过装甲部队,只能拿着那些从书上或者是电视上看来的装甲兵案例,例如奥托·卡尔尤斯。
1943年8月,这位传奇的德国装甲兵指挥官所在的第502大队在列宁格勒北段加入战斗。在配合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 师“北地师”在纳尔瓦的桥头堡阻击苏联装甲部队的一次遭遇战中,卡尔尤斯的虎I被包围,但他巧妙迂回,击毁了4辆SU-85驱逐战车后扬长而去。及11月在基辅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他指挥的“虎”I连续击毁了10辆T34-76,其中1辆是在50米距离上.
1944年2月~4月,卡尔尤斯被调到了爱沙尼亚东部,靠近芬兰湾南部的连比茨防守。在几乎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这是东线最贫弱的防线),他和另1辆虎I数次击退了苏军装甲部队的进攻。7月,卡尔尤斯在多瑙堡创下了个人最辉煌的战绩指挥一支小部队,击毁17辆苏军斯大林2型坦克。
再有的就是德军王牌米歇尔·魏特曼,这种的一线坦克指挥官的案例,但是这些指挥官驾驶的大多是虎式、萤火虫、T-34-85这种的优质坦克,但是现在俄国有什么,只有一些一战的老家伙,之前参观的T-26坦克也因为一些技术原因被迫停产,英国人给予的发动机技术虽然已经到位但是还未能完全掌握,还有各种装甲技术,虽然李察知道倾斜装甲这种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装甲防护,但李察毕竟只是个文科生,知道得再多也不可能直接把设计图交给工厂让他们直接生产。只能或多或少的给予他们一些建议而已。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李察的思考,翻译走了进来对李察道:“大人,苏丹让我给您带个口信,一会他会和您一块前往港口欢迎沙皇的勇士。”
“好我知道了。”但转念一想,苏丹去干嘛。
“不是,苏丹陛下为啥要去?”
“大概是要先见识一下贵国军人的威武吧,”翻译苦笑道。
李察一脸紧张地在车上四处张望,就在他身后不远处行驶的车上正坐着这个国家最为尊贵的男人,出发之前李察特地建议所有的车都拉上车篷,主要是为了苏丹的安全。说实话李察并不希望苏丹出席这种场合,实在是太过招摇了,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来自俄国的援军一样,现在最主要的不就应该是保密工作么。
但是苏丹大手一挥说不必担心,就是要让奥斯曼的子民们看到他们的领袖,让他们知道苏丹是人民的苏丹。
可我寻思着现在是晚上啊,别人又看不见车上的人,大概会认为又是哪个高官出去参加宴会吧,不过想来拉上车棚更有可能给那些叛乱分子营造一个车上是奥斯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