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苏丹的困境
在这段休整的时间,李察除了四处游览之外,还对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做了详细地了解,甚至拜访了很多当地的学者,这些“教授”(奥斯曼官员名)惊讶于这个外国人对奥斯曼帝国历史的浓厚兴趣之外,还是非常乐意为李察讲述这些陈年往事,毕竟这代表着奥斯曼,能够让外国人知道她还是让这些官员们多少有些欣慰的。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横跨三洲统御万民的奥斯曼帝国在十九世纪末已经衰弱到成为“西亚病夫”。工业化的失败,没有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以及长期的资金缺乏都表明了这个帝国已经在1876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登基的时候,被欧洲各国远远地甩在身后了。
同时,帝国的军队仍然饱受1877年俄土战争带来的打击,帝国的财政部刚刚宣布破产,多个利益团体则在暗中谋求对帝国达成政治上的控制。这些弱点使得帝国必须寻求与欧洲列强们更密切的合作。普鲁土对法的军事成功使得帝国同德国之间形成了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并且在1888年修成了从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期间,他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并且采用了激进的外交政策以确保帝国的完整性。与此同时,他有条不紊地镇压了所有反对派,以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
尽管,他做出了这样的努力,1908年却仍然爆发了“土耳其青年党"的叛乱,并且在随后的1909年被废黜。在1913年那血腥的政变之后,帝国就交由三位帕夏共治了。1914年,世界大战的爆发的那一年,土耳其青年党政府与德国政府之间达成了秘密协定,并在之后不久的战争中加入了协约国。
在侥幸逃过世界大战带来的破坏和失败之后,奥斯曼帝国的臣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得不偿失。在经历了12年的战争,疾病和贫穷之后,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令人沮丧的战争结局是,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尔三位帕夏试图加强自己的权威。但此时的统一进步党政府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信誉。除此之外,不同群体均对将帝国拖入战争的土耳其青年党施以重压。这很快导致三帕夏倒台,并逃亡海外。在德国支持下,奥斯曼苏丹恢复了仍然很孱弱的权威。
不幸的是,德国人仅仅只对维持现状有兴趣,所以在帝国中央与反对派的任何冲突中始终支持君主制,同时德国人令穆罕默德六世知道,假如苏丹不配合将导致他失去德国的支持。帝国仍然是脆弱且不稳定的。越来越多要求变革的派别出现,其中不少甚至加入了意图实现分裂独立的民族主义团体。而且帝国的经济也仍然依赖德国的支持,尤其是中东的石油贸易上。换句话说,奥斯曼帝国仍然是西方世界眼里的“西亚病夫”。
更加令这个帝国感到不安的时奥斯曼帝国债务管理局,这个机构建立于1881年,是一个由欧洲控制的以监管和收取欧洲的债务人在奥斯曼帝国为目的的组织。这其中大部分的债务都是亏欠法国和英国政府以及一些英法私人机构的,因此,但革命横扫伦敦和巴黎时,奥斯曼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单方面违约。但非常不幸的是上天似乎并不想让奥斯曼就这么轻易地摆脱掉这个麻烦,OPDA(即奥斯曼帝国债务管理局)仍然存在,并且彻底被德国和奥匈帝国控制,用以管理在世界大战中借给科斯坦尼耶的新债务。
科斯坦尼耶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化名,因为苏丹并不能承受巨大的战争费用,所以德国人和奥匈就非常“慷慨”地借给了他们,如果说时间线继续按照正常的来走,奥斯曼变成了土耳其,就大可以不用缴纳这些债务。但很显然他们不能这么做,德国人非常关注战后债务收缴的问题,从俄国再到奥斯曼都是他们的大客户,即使是现在完全不缺钱的德国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借出去的马克。
另外一点就是德国人在战后建立的中欧经济同盟,他和现在的经济同盟概念完全不同,在这里面的成员国大多数都是帝国公约的成员国(奥匈帝国并不在其中),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成员国都是德国人的附庸国或者是傀儡国,在这个同盟中你的国家并会直接获得利益。相反你们国家的货币都需要与德国马克和黄金挂钩,这意味着这些成员国的经济体系完全被德国人操控,德国人赚钱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小赚一笔。
当然你可以赚,但我绝对不会亏,而一旦德国人面临经济危机,所有的成员国都需要和德国人陪葬,这可比美国人玩华尔街金融股票操纵整个资本主义市场要来的直接的多,况且现在美国人就是自闭的状态(孤立政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