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三国之阿斗要翻天 > 第14章 壮士出川

第14章 壮士出川

第14章 壮士出川

两万大军出征,并且有皇帝御驾亲征,在蜀汉自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但与往常大军出征,沿途一片哀伤哭嚎的送行场景不同,这次出征,夹道送行的百姓并无一丝忧伤。

个个群情激愤,大声喊着“不破魏贼誓不还”。

刘善身为皇帝,本可以坐在龙撵上,舒舒服服地随军出征。

但他却没选择乘坐龙撵,而是骑在一匹枣红马上。

当然,以他现在的体型和经验,根本不可能驾驭得了战马。

但好在,他身为九五至尊,也不需要亲自驭马,自有左右亲卫围在四周,为他牵马拽蹬。

在众将士的簇拥之下,汉字龙旗在刘善身后猎猎作响。

看着左右夹道欢送的百姓,刘善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他这一日两夜精心谋划的结果。

先是传令全国各地开仓放粮,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百姓自然欢天喜地。

而今又亲手斩杀了臭名昭著的大奸宦黄皓,更是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拥戴。

这,正是刘善希望看到的。

骑在马背上缓缓而行,享受着万民拥戴,刘善突然诗兴大发,扯开喉咙仰天高歌:

“挥长鞭,旌旗招展。

洒御酒,军醉酒泉。

踏关山,豪情无限。

保家国,千里征战。

写青史,英雄少年。

战鼓响,埋骨桑梓正好眠。

剑如霜,血洒千里猎苍狼。

好儿郎,不破魏贼誓不还。”

词虽不美,律也不整,但刘善利用后世的旋律唱出来,听着竟然格外的苍凉悲壮。

两万将士,数万百姓,静静听着皇帝陛下唱完一曲。

片刻后,好像早已约定好的那般,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竟也接着唱道:“战鼓响,埋骨桑梓正好眠。剑如霜,血洒千里猎苍狼。好儿郎,不破魏贼誓不还……”

歌声不绝,声传数里。

直到大军出了都城二十里外,还能隐隐听到余音袅袅。

如此超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反响,自然又是刘善这老阴逼自导自演的结果。

虽然有作秀之嫌,但蜀汉军民的抗战激情,经刘善这一番操作,却是空前高涨。

不得不说,从古至今,生活在底层的百姓都是最好糊弄也最容易满足的群体,给点甜头许些空头承诺,再豪言壮语煽动一番,便可以让他们为你打生打死。

只是可惜,古往今来,却没有几个当权者真正在乎过底层屁民的想法。

好在刘善深谙此道,也清楚如今的蜀汉政权,几乎已经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稳,民心尽丧,迫切需要这样的表演。

此刻,刘善身披金甲,骑在战马上行了三十里地,直感觉屁股都快磨破皮了。

眼见声势已足,沿途的观众也很少见到了,刘善终于再也坚持不住,在亲卫的搀扶下,进了专门为他准备的马车。

在刘善的特意瞩托下,这架马车普普通通,除了比寻常马车宽敞数倍,车内铺了厚厚的软垫,布置了办公的胡床之外,便再无多余的装饰。

一入马车,随侍在侧的小太监便为刘善卸下金甲,只穿着宽大的袍服。

刘善刚刚活动了下有些笨拙的手脚,然后对车外叫道:“传罗宪来见。”

罗宪身为三军主帅,自然坐镇中军指挥调度,距离刘善的龙旗也不过半里之地。

片刻后,罗宪便已策马来到刘善的马车外,隔着车帘恭敬禀道:“罗宪见过陛下。”

刘善将车帘掀起,笑着道:“罗卿,上车来。”

罗宪闻言,犹豫了下。

能与皇帝共乘一车,那是多大的恩宠。

这短短一日,他得到的圣眷实在太隆,即便舍出一身性命,也未必能够报答主上的知遇之恩。

刘善见罗宪还有些许拘谨,随意道:“罗卿,你我君臣,不必如此拘礼。”

罗宪到底是个爽朗性子,听到刘善这般说,也去了矜持,从马背翻身跃到车辕,然后进得里间。

刘善回到车中,坐到胡床之后,才掏出一张羊皮纸,两张丝帛,摊在胡床上。

罗宪凑到近前,才看到,那张羊皮纸上,乃是一幅地形图,而另两张丝帛,却是谯周和黄皓的供词抄本。

地形图虽然有些简陋,但各处地名要塞却标注得清清楚楚。

罗宪见到此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