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她是个明粉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位毛正同恐怕当学者还不够格,写些三流的传奇小说还是挺OK的。这本明清史论文的合集估计也不是什么非常严谨的历史学著作,而是自费出版的文字垃圾。
可是小雨对毛正同的这篇文章似乎非常在意,比如文中提及《洪武野获编》,她在旁边注释:这本书已失传;文中说起“满里亚陀”,她用红笔划下,并且打了三个惊叹号。
没想到她对这类猎奇的故事这么感兴趣。
接下来,我在那堆书里面继续翻找,发现都是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以明史居多,比如几本《国榷》,还有几本《明实录》。还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蔡东藩的《明史演义》,连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十六世纪明代之税收与财政》也在赫然在列。
还有一些历史论文集和小短篇,都是探讨洪武、建文以及永乐三朝时,沐氏统治云南,以及明朝与西南方向包括安南、阿瓦等国关系的文章。有些出自大家之手,有些则是通俗作者的作品,故事很精彩,但经不起推敲。
我心中微微一动:记得当初小雨刚来公司工作时,有一次我看她在午休时捧着一本《十六世纪明代之税收与财政》在啃。黄仁宇的书从《中国大历史》到《黄河清山》我全都看过,唯独这一本我读到一半就放弃了——实在太过艰涩。当时我就好奇地问她,怎么喜欢看这种书。
她说道:“因为写得好看喽。”
我当时存心逗她道:“是不是心目中的男神喜欢明史,所以你也想学点明史要去勾搭?请教我喽,我可不比写《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差。”
当时小雨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她只是抬起头看着我,脸上浮现出一种略带羞涩的笑意。那笑容实在太妩媚,让我心里头就是一荡,现在想来,也许就是那一刻,她把自己的样子印进了我脑子里最深的那个部分。而我心里面也隐隐地开始了某种幻想:她看这种书,是不是因为知道我也很喜欢历史?又或许,我们除了工作,还能有其他话题可聊?
可惜,在那之后,我再也没看她阅读过史书,也没再和她聊起过历史。
现在看来,她的确是在历史这门学问上下过番工夫的。只不过,我觉得她看这些书,未必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而这个问题,与毛正同那篇“论文”里的“神臂军”有关。
犹豫再三,我还是打开了小雨的笔记本电脑。让我有些意外的是,电脑没有设置开机密码,桌面背景闪现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是“砰”地一跳。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在沙漠里。烈日当空,一辆敞篷吉普车上,小雨坐在后排,身上是一件杂色长袍,白色的头巾包裹住头颅,两只手伸出两个大拇指,面对着镜头露齿而笑。
她的身旁,戳着一把枪,不是AK—47,应该是以色列的加尔里突击步枪。
而在车的驾驶座上,坐着一个人,一身花衬衫,冲着镜头坏笑着。这个人的还把一把加尔里突击步枪举起来,扛在肩膀上。
那不就是我嘛。
我花了足足有三十秒钟才想起来,自己在什么时候拍过这样一张照片:大概是半年前,公司组织去西安旅游。行程结束后,我、小雨还有其他几个觉得还不尽兴的同事索性请假又跑到敦煌去玩。在路上,有一家射击俱乐部,玩的是BB弹,还可以在俱乐部的沙漠地里开吉普车。
虽然印象已经非常模糊,但这张照片,应该就是那时候拍的。
看到小雨的私人笔记本电脑的桌面背景居然是这个,我只觉得胸口燥热,呼吸也急促起来。
电脑桌面被整理得非常干净,除了我的电脑和几个常用软件的快捷方式外,只有三个文件夹——“流年之印”、“心弦之音”。
“流年之印”里都是照片和视频,绝大多数都是她在朋友圈里发过的,比如学古筝的样子,自己亲手做的甜点等等。
拖到最后,有一个文件夹十分奇特——它的名字是“地狱时光”。
双击点开后,文件夹里有大概十几段视频。
这些视频先不论内容如何,统一使用的封面就足够刺激眼球——一只用暗红色线条勾勒出来的野兽,很像是狗,张扬舞爪,目光凶恶,那样子让人能够迅速联想到柯南道尔笔下的“巴斯克维尔猎犬”。
而且,这条猎犬还有一个诡异的地方——它的头不止一个。
难道这就是希腊神话中所谓的地狱犬?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