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凡人的战争
朝阳初升,和熙的阳光逐渐唤醒大地,尚未驱走的清冷空气透着些许凉意。
早已被烧成一片废墟的宛城,向东三十里外,正是驻扎许久的北魏大营,十万北魏精锐大军屯兵于此。
公孙烈闲庭信步的走在大营之中,直接朝着后方储仓方向走去,很快一个站在了望台上的北魏军士注意到了他,本要冷声呵问,只是下一刻,眼前身形尽然诡异的消失在眼前。
那士兵不禁吓得一声冷汗,冷风灌入斗篷全身一阵哆嗦,暗暗寻思难道活见鬼不成?
突然间,一团烈火随之轰然升腾,携裹着极度炽热的温度和直冲云霄的滔天热浪,作为北魏军储存粮草和战利品的重要储仓,很快被大火吞噬。
周围的北魏士兵闻讯赶来,在军官的督促下全力灭火,只是这诡异的火焰不仅无法熄灭,反而越烧越旺,在无数绝望目光的注视下,堆积如山的粮草被焚之一炬。
能做到这一点的,自然只有身为修士的公孙烈,他淡然接受了刚刚成为东周国大将军景殇的委托,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场火,彻底将北魏军推向了深渊。
数天之后,依然裹足不前的北魏军军营旁边的空地上,在众多义愤填膺士兵的注视下,十多名被禁卫军打得满脸是血的普通士兵,倒在地上哀嚎呻吟,而在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一些吃了一半的喂马糠糟饲料。
事实上,北魏大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不济,因此大将军景殇一直以来的战略都是以战养战。
虽然北魏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有如神助,但攻打到东周国舒城附近的时候已经粮草匮乏。
没有粮草,北魏大军自然无法持续作战,加上舒城守将坚壁清野,将沿途村庄全部付之一炬,更是让北魏大军的粮草问题雪上加霜。
因为这件事,内心煎熬的景殇数天没能合眼,好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北魏这边。
北魏大军进攻前夜,舒城守将死在了歌姬的肚皮上,因为军官贪墨饷银军中哗变,械斗之下死了不少兵士,早已安插在东周国军内部的习作,拼死力战打开舒城城门。
谁都不会想到,北魏大军仅仅只用了一夜,就奇迹般的拿下了东周国集结重兵的宏伟舒城。
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绝色美人之类的战利品,景殇并没有多少兴趣,最让他欣喜的是舒城内那十余囷粮草。
在景殇看来,虽然十余囷粮草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北魏大军想要覆灭东周国,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一鼓作气摧毁对方所有的要塞坚城,决不能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按照原本的构想,北魏大军快速修整,只用半月时间已经集合完毕,在大将军景殇的带领下,冲到宛城最后的要塞城池宛城之下。
愚蠢至极的东周国大将军皇甫轩,自以为是在认为景殇打算利用地道攻城,因此在地下埋设大量爆燃之物。
谁也没想到景殇利用凿开山峰地基,直接摧毁了宛城城门,而那些爆燃之物不仅没有帮助东周军低于敌人,反而将宛城付之一炬。
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大将军景殇本要一鼓作气击溃东周国最后的希望,却没想到魏帝听信谗言,派遣身边宦官雏大监携带虎符而来,勒令他退兵。
要知道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粮草都是天文数字,多耽误一日就少一分胜算,景殇当机立断,率领身边千人近卫军攻城,不幸被俘。
而获得军政大权的雏大监,下令北魏大军原地驻扎,想尽办法陷害大将军景殇,直到景家一族被魏帝下令满门抄斩。
尽管北魏大军的粮草早已见底,但大权在握的雏大监,仗着跟随而来的数千禁卫军和手中虎符,下令全军待命,既不能进攻也不能后撤,甚至不允许他们出去寻找食物,甚至一度斩杀了数名劝谏进攻的将军。
粮草匮乏,北魏普通士兵甚至一日吃不上一碗稀粥,周围的草根、树皮早已被吃光,军中出现大量浮肿的病患,非战斗减员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了不少逃兵,原本的斗志和锋芒,随着时间推移早已消失殆尽。
而雏大监和他身边的禁卫军依然没有任何收敛,依然一日三餐、夜宵不断,酒色无度,丝毫不顾及普通士兵的死活。
这一日,一些快要饿死的士兵,因为偷了禁卫军喂马的饲料,竟被当场殴打满脸是血,其中几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眼看战友被杀,众多北魏军士自然不能坐视,一拥而上,将行凶的二十多名禁卫军团团围住,新仇旧恨愤然出手,当场将这些恶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