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热搜上的年氏此时正在用晚膳。
乳母江嬷嬷见姑娘只用了一盏鸡蛋羹就搁下了筷子,心疼道:“姑娘这才进了府不过几个月功夫,脸都瘦了一圈儿呢,若是还能吃得下,就再多用点吧。”
“嬷嬷。”年氏道,“我自幼畏暑热,加上而今身子不爽利,实在有些吃不下。”
江嬷嬷试探道:“看姑娘近些日子来脾胃越发的弱了,奴婢多嘴问一句,姑娘可是身上有了?要不要同福晋说上一说,让主子给您请个大夫来看看?”
年氏摇了摇头:“嬷嬷也太心急了些。我的身子我知道,每每到了夏日时候皆是如此。况且我入府不到一个月,王爷便去了塞外,在家时候那几日,不光要顾着我,还要顾着生病的四格格,算起来也没在一起过多少日子,没有也没什么稀奇的。”
江嬷嬷道:“既如此,这几日得闲时候我就回咱们府上一趟,问太太讨些调理身子的丸药、吃食回来。咱们府上什么没有?姑娘就请好吧。”
满人侧福晋地位高,虽说名义上是妾,但也是雍王府半个女主人,不必像格格一般,出府见人都要事事报备。
况且三月万寿宴上,父亲年遐龄在万寿节上被康熙安排做了“千叟宴”桌,这是等闲满族大姓官员都没有的上上荣宠。
年氏差人回府探过几次亲,福晋从来不拦她,甚至有时候还会给她点礼物带回去。
据说李氏叫下人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
年氏想着,估计是李氏家里拿不出手吧,派人回去一接触就求东要西的,自己却没助力,帮不上府里的侧福晋,也难怪李氏跟家里人生疏了呢。 三个月后,四爷从塞上避暑回来,整个人都晒黑了一圈儿。
福晋在正院摆了宴席迎接,静仪因为年纪小,贪睡,没有在合适的时间醒来,错过了福晋备下的欢迎仪式。
四爷出门这么久,回来肯定是要忙一阵儿的。况且大家都许久没见四爷了,福晋是嫡妻,年氏又正当宠,钮祜禄氏和耿氏都有儿子,相比额娘而言也颇得四爷喜欢,四爷要歇也是先去她们屋子里。
静仪原以为她要再过个十天半个月才能见到阿玛,谁知,四爷在正院见过人用过膳后,竟然随着额娘回来了,后面还跟了脑袋快要耷拉到胸口的三哥弘时。
事出反常必有妖,静仪戳戳自己的手指头,她突然有了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四爷是憋着一肚子气过来的,晒黑的脸更是黑了一层,黑上加黑。
四爷看不惯八爷,是因为这人过于钻营,热衷权利,笼络人心。
四爷看不惯三爷,是因为这人太喜欢在康熙面前邀宠,刷存在感,求关注度。
这次去塞上,四爷和三爷两个和硕亲王都随圣驾北上,几个弟弟也唯他二人马首是瞻。
三爷素日里喜欢舞文弄墨,出门避暑也不消停。四爷在热河行宫多次宴请康熙,三爷也各种葫芦画瓢,还凭着几句破诗、几幅破画时时请安问好,截胡四爷计划多次,倒显得他这个弟弟不如哥哥懂事儿,不积极、不孝顺。
加之四爷去上书房接弘时出宫,得知弘时平日里在书房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比起同龄的三爷府上四阿哥弘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心中更是有气,一进屋都顾不得跟静仪打招呼,对着弘时就噼里啪啦教训起来。
李氏坐在一旁,紧张地看看丈夫,再无奈地看看儿子,几次想张口说话,最终没有出声,看起来并不认同四爷的教育方式,只是碍于身份,为了维护四爷在子女面前的威仪没有插嘴而已。
静仪觉得四爷和李氏都不能算错。
李氏的行为可以理解,在这个婴儿夭折率居高不下的古代,一个孩子能养到成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若是一个女人已经失了几个孩子,她对孩子的要求就不会是为官做宰、出将入相,更多的将孩子好好养大,平安健康。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