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只是看着进宫来请安的三位表兄,谢承宸的神色略微有些古怪了一瞬,不为其他,只因为这三人中,排在最末尾,看起来比谢承宸顶多大一两岁的青年,就是昨天被吕主事堵在路上骂儿子的导火线,那个自称是“云岭徐氏”的男子!
谢承宸心里给那个吕主事,狠狠的记下了好几笔,徐太后的娘家,虽然不算特别显赫,但名声一直还算不错。昨天听那老头儿的意思,说是自家儿子跟徐家人交往,是不走正道,是丢了他的脸,这可是谢承宸自己亲眼目睹的!
这可是徐太后的娘家人!并不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何至于把他们当做毒瘤污水一般的躲避?先鄙夷徐太后终究不算名正言顺的太后,又嘲讽徐太后的娘家是“歪路”,谢承宸强压下了把那个吕主事抓去下狱的想法,把思绪先转回到徐太后说的话上来。
也难怪谢承宸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云岭徐氏就是徐太后的娘家。徐太后这一支的自称,一般是茂林徐氏,两支在百余年前,确实是一个家族的,只是后来因为某些龃龉,闹了分家,这才有了两支。
两支徐氏族人的关系并不算太好,但来给徐太后请安的这三位,却有些不同,是徐太后姨母的孙子,因着两姐妹未出阁时关系不错,之后困难时也曾守望互助,有着深厚情谊,是以徐太后对着这三个侄子也是亲切友好,还把谢承宸也叫了过来。
等问及姓名年纪时,谢承宸更觉得惊讶起来,原来这三兄弟之中的老大,也就是谢承宸刚刚看了奏折,还默默赞许过的那个徐寿生,跟吕主事家儿子交好的那个,叫做徐茂生,如今也考中了举子,跟两位兄长一起,到了京城来长长见识。
这也确实是缘分了,因着高兴。谢承宸大笔一挥,就给表哥分了个国子监的名额,年纪还小,那就先去读点书吧。正好吕主事的儿子,也在国子监里,嘿嘿,这吕主事不是不让他们两个往来吗?朕偏偏不遂你的意。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更重要的是跟夏亦真的和谐关系啊喂!
☆、36|第三十六章 一连载
虽然自己在心里默默的做下决定,打算不依靠《朝闻速报》的报道,自己将这个吕主事家的内情发掘出来,但谢承宸第二天早晨还是起了个大早,在没有朝会的时候,他往往能多睡一刻钟,作为他还在长身体的优待,但今天他甚至比往常还要醒得更早。
身边的内侍一边细心的伺候他,一边互相示意,最后还是身份相对最高的何达站了出来,一脸严肃的关心谢承宸:“陛下,今日是有什么事要办吗?”
谢承宸正用眼神催促小内侍----那些衣服上的皱褶不用打理得那么平顺也行的,闻言转过头来,还有些愣愣的:“没……没有啊。”他顿了顿:“等会朕要先去看看今天送来的奏折,别的事情先往后推一推吧。”
何达应声去准备了,谢承宸进到政事殿的时候,还看着负责起居注的史官,正一脸兴奋的执笔不知道在写些什么,谢承宸微微一笑,不管《朝闻速报》今天的内容到底如何,他至少也有点好名声可做安慰了。
但有些时候,人的预感往往是好的不灵坏的灵的。
谢承宸特意挑了一本看起来就比别的奏本薄些的奏折,不过展开一看,就知道他的选择并不算好,这个官员起于微末,求学时为了节约字纸上的消耗,减轻家里的负担,练就一身如何把字写得小而紧凑,却不让人觉得看起来太过密集,难以阅读的本事。虽然为官多年,再不需要刻意去省出那点买纸的钱,但他多年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更何况,这位于姓官员,现在任职的还是管理天下钱米的户部,反而让他这点特色发扬光大了。
这本奏折看起来比其他的也就略薄,但内里的内容至少比平常奏折多上一半。而且墨汁也是要钱买的,这于侍郎写文往往言简意赅,不愿多说一句无关的话,也是把节省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也就意味着谢承宸必须得用更多的心思来分析他的建议。
实在是有些开局不利,但谢承宸怀揣着对后头《朝闻速报》的期待,以十分高的效率看完了整本奏折,仔细揣摩一番之后,才写下了自己的批复。虽然急着看到后面的内容,谢承宸也不是那种会轻视朝政的人。
《朝闻速报》的头条,果然还是吕主事家的系列报道。而且不出谢承宸所料的是,因为标题上阐述的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今天的内容讲述的则是吕主事与他儿子吕广彦之间的事情。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