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又看向在堂的皇上和御史大人:“当日宫中许多人都在场,你难道想不认?”
毛途安呵呵一笑:“丞相大人,下官确实没有言辞凿凿的说过此话,大人的儿子是最后见到兰公主之人,兰公主又被查出来是中了鹤顶红之毒,毒发身亡的时候令郎就在当场,这怀疑一下也没什么,您说是吧大人?”
霍严仕冷笑道:“世人皆知我那小儿是个痴儿,怎会做这种毒害他人之事?”
毛途安想了想:“大人说的有理。”
霍严仕被他的说辞气的有些发怒:“你怀疑本相儿子,便是怀疑本相,如此不分黑白之人留在朝廷,怎能另百姓信服,必须严惩。”
白面知府看了一眼丞相,心道要不您来审得了……
毛途安笑了,对白面大人道:“大人,虽说下官没有证据证明那鹤顶红就是丞相之子下的毒手,但下官有证人证明,兰公主之死,与丞相大人却有关联。”
礼部侍郎赵惠中拍案而起:“都胆小儿,一派胡言!来人啊!将此人给我狠打三十大板!”
毛途安眨眨眼:“哇,这案子到底是赵大人来审,还是知府大人来审?”随后又转身对门外观审的百姓们道:“我看大家也撤了吧,这侍郎大人啊可以一手遮天,根本不看什么真相。”
门外的百姓们窃窃私语,倒让那赵惠中脸上有些挂不住。
皇帝咳了一下:“毛大人,拿出证据罢。”
毛途安笑了:“是皇上。”随后又看向白面大人:“兰公主死于十一年前甲子月月中正午,当时查办此事的,便是这位礼部侍郎赵惠中。”
赵惠中冷笑:“就知道你要如此说,但世人皆知,那时因为兰公主患隐疾多年,又因为兰公主的去世冲突了先皇的忌辰所以早早下葬,没人敢查兰公主的死因,本官也没有办法,只接管了当时兰公主下葬之事。”
毛途安点头:“大人说的没错,当时大人只是礼部的祠祭清吏司司长,因为此事办的周到,便升了官,做了礼部侍郎。”
赵惠中道:“既然你都知晓,何必多说此事。”
毛途安看向他:“赵大人,还记得那程志显么?他生前可是你的好友。”
赵惠中怒瞪毛途安,不语。
毛途安道:“当年程志显是礼部的监察,已经觉得此事不妥,在你不查的时候着人检验了兰公主的尸首,写了折子要承保给皇上,几日之后,便被你以写逆反诗一状告到了大理寺,他死的时候,是你监察的,还收了程志显家人千余两银子,可有此事?”
赵惠中哼道:“此事当时也被证实,当时程志显家人确实给了本官千余两银子,当时本官全部还了回去。”
毛途安笑道:“没错,当年你是给了程志显家人千余两银子,不是还,是送,你送了他们这些银子,就是想堵住程家人的嘴。本官不才,在牢里整日无所事事,便着人去了趟曲安城,找到程家的遗孀。”
赵惠中哈哈大笑:“笑话,那程氏一族早就死光了。”
毛途安道:“大人又怎知道?”
赵惠中不说话。
毛途安道:“哪怕机关算尽,总有落网之鱼,赵大人,见不得光的事情总要晒在太阳底下的。”
说罢传来一个人,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那孩子跪在地上跟皇帝磕了头,安安静静的跪在堂下。
白面知府道:“堂下小儿是何人?”
“回大人,小人是程志显的儿子程志。”
赵惠中怒道:“你带来一个黄口小儿,便说此人是那程志显的儿子,简直荒唐!”
毛途安道:“他是不是程志显的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里那折状子。”
程志从怀里掏出一折状子,看着有些褶皱,应该有些年头了。
程志将状子递到白面知府案前,白面知府看了状子皱眉,又请来宫中的文书对了笔迹,确实是程志显的笔迹。白面知府赶紧将状子递到了小皇帝手里。
小皇帝拿着状子手有些颤,这个状子晚了十一年,在程志显被人迫害,家中之人被人差点屠尽后,才送到了自己的手里。
小皇帝拍案道:“赵惠中,你还有何可说?”
赵惠中看了一眼丞相,跪倒在地:“回皇上,就算这笔迹是那程志显的,当时程志显作的诗不假,就地□□也不假,而他这状子的事情……臣确实不知晓。”
毛途安道:“程志显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