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王庸却已是泪流满面,叩谢皇恩:“罪臣知错。”
李昀这才放心。
出了牢门,太阳刺得眼睛疼,初夏时节已经开始有些热了。
他往市集走了走,见旁边小摊上的东西奇巧,便一个个的看了过去,这西陵确实是卖玉甚多,而且正如那王庸所说,都是半块半块的卖。
李昀瞧看摊子上一个不知道什图案的半个玉佩,拿在手里把玩。上面的图案像是花。
“老板,这个多少钱?”
“一两银子。”李昀嗤笑,这用一两银子买半块玉,可不算个合算的买卖。就放了下去。那老板也有趣,并不招呼他回来。
李昀走了几步,觉得那花确实精巧,虽是半个却一点都没有折损之意,玉质也是上等,索性回头。
“在下买了。”说罢让李公公掏钱。
回到杜府,问了小厮知道杜若堂在书房整理近日的卷宗。
李昀走到书房,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声音,想了想便打开房门。看见杜若堂坐在案前,一只手撑着脑袋,睡着了。
李昀静静的看了他一会儿,见旁边有个薄披风,踌躇一会儿,还是拿起来给他盖上了,瞥见杜若堂腰间挂着一个事物,李昀鬼使神差的仔细瞧了一眼,竟然是半个玉佩。
李昀看杜若堂睡的深沉,又鬼使神差的拿出自己刚买的半块玉佩,比对了一下。
严丝合缝。
上面是一朵完整的杜若花。
☆、西陵夜市
李昀觉得最近自己有些不对。
如今自己见到杜若堂总是想绕道走,偶尔碰上了,眼神也不敢仔细瞧他,仿佛做了亏心事一般。
李公公忽然觉得,自家皇上,貌似勤奋了。
李昀见不得杜若堂一脸愁苦早出晚归的替皇上办事,这样李昀总觉得是自己太过没用,遂也自己学着翻看奏折,不懂的就问杜若堂,但大多都是问李公公,再不济就找来王庸和刘逢来,看着仿佛皇上询问大臣意见,其实是在套他们的话。
当杜若堂早出晚归第三天,才发现已经好几日没见李昀了。
明日就是打道回京城了,很多路上事宜要与李昀商量,回到杜府才发现李昀坐在后花园的石椅上呼呼大睡,上面是一大摞已经看完的奏折,杜若堂翻开其中一本,上面标注的有模有样,很多摸棱两可的批奏他则用草纸写在旁边,看来是要等自己回来商议。
杜若堂嘴角弯了一下。此时李昀也醒了,正巧看见弯着嘴角的杜若堂。
饶是睡的两眼模糊,竟然觉得此时的杜若堂,比平日更好看一分。
“为何忽然勤奋了?”杜若堂坐在旁边的石椅上看着草纸,给他一遍遍的过,有的实在荒唐的他便放在一边,留下还算可以用的,再用毛笔在上面改了改。
李昀看杜若堂低头专注的样子,有些愣神
杜若堂抬起头:“你怎么了?”
李昀摇摇头,又呵呵的笑了起来:“在下已经来这里许久了,刚开始每次起床,都觉得可能回去了,现在这么想的次数越来越少,便觉着若一时半刻回不去,总不能天天给丞相大人添乱,所以想学点东西,能帮衬则帮衬。
杜若堂挑眉:“成了帮衬本丞了么?”
李昀不知道他是在说玩笑话还是在揶揄自己的蠢笨,却看向杜若堂挑起的眉头,觉得自己病的不轻。
杜若堂不再说话,半个时辰后,李昀石桌上的奏折已经批的差不多,李昀抬头看看天儿:“已经黑了,别在这批了,坏了眼睛。”
杜若堂也抬头望了望,笑道:“西陵最近有夜市,会放河灯,左右明日我们便要启程,出去走走罢。”
李昀点头道好。
换了便服,李昀出门,看到一身淡蓝色袍子的杜若堂,明明极其普通的袍子,穿在杜若堂身上却像是佛像上镀了金,微风吹过,变得飘渺起来。
李公公没有跟随,倒是有影卫跟着,但李昀皆看不见它们的身影,跟杜若堂两人并肩走着,倒也自在。
夜晚的闹市街头,人影鼎沸,最拥挤的街道更是两步不离人群,倒是一派喜庆的景象。
街旁都挂着花灯,里面有烛光,远远望去一条街都是明亮而热闹,人群拥挤却笑声鼎沸,
李昀怕别人碰到杜若堂,便伸手为他挡着人群,杜若堂笑道:“本丞又不是什么姑娘家,何必如此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