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入骨相思与谁知 > 30

30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由此,天子亲信十去其七,漠北侯一派更是十不存一,皆因赈灾不利或贬或斩。但这留存下来的官员,皆是才德兼备又兼有才智之士;新帝尚年轻,缺的不过是历练罢了。

秋后,纵使旱荒已过,却抵不住流言四起。

本是天家叔侄不和,使得百县受难的谣言;不知何时,竟演变成摄政王杀孽过甚,故天降大旱以示警。一时之间,朝中各派人心浮动;在纷纷观望着天子打算的同时,也有对自身情境的筹谋考虑。

因着这事,耿先生接连几日未曾回府;送到临西郡的书信和以往送去的信件一般,没有回音。虽说当年太子府出来的旧臣们都自诩摄政王一脉,但自晋元初年之后,他们这群旧臣与摄政王的联系却寥寥可数。

刚从告病卧床的好友府中出来,见着府门前人来车往;这天光大亮之下,耿先生却忽然觉得眼前一片昏暗。当年知遇之恩,正是少年之时;多少家国天下的抱负都淹没在这岁月的苦难之中,又有多少明君贤臣能够走到最后?

好友抱病不过托词,这段日子,摄政王一脉走的走,病的病;如今不过剩下区区数十人,还在等着舒谨回来,等着他们曾经敬慕的殿下护佑。

可他们不知道,殿下早已不在了…

留下一声浅叹,耿先生接过御夫手中的马鞭,赶着马哒哒远去。

遥想当年,风华正盛之时,也曾与君共猎西山,兴尽而归。

奈何徒有御车之卿,却无乘辕之君;也许如今这些旧臣所坚持的,不过是当年一个未尽的梦。

等到新朝忙过此番旱荒后,晋元七年风光已经是银装素裹,寒冬正盛。

因着今岁的年成,天子特意嘱咐礼部今明两年的庆典均需一切从简,不得铺张浪费。就连天子的及冠之礼,也不得大肆操办。

这日早朝刚过,江南就被叫到了勤政殿。

舒陵的心情似乎不错,江南到时天子正与太傅手谈;故而在旁,静候了一会儿。

一局罢,见江南在旁候着;文渚先生也不多留,略略施礼退下。

“昨日的信你看过了?”

未曾回答舒陵的问话,江南却说起了另一件事,“臣观近日各地人手调动,摄政王应已出了临西郡;不出意外,大约半月就可归朝。”

“嗯!”挥退身后伺候奉茶的宫人,舒陵走到案前,拆开昨日送来的信件,一边看一边听着江南汇报。

待细细的看了一会后,又小心地折起来放回信封里。

“你带两队侍卫,日夜兼程;务必尽快与皇叔回合,途中保护皇叔的安全!”说罢,江南又见天子起身,从身后书架左侧的暗格里拿出一个瓷瓶,瓷瓶很是普通却也有几分眼熟,“待见到皇叔后,将此物交给他”。

转身把瓷瓶放在案上,良久,舒陵才补充道:“皇叔见后,自会明白朕的意思。”

“喏!”

江南低头揖礼领命,上前取了瓷瓶,退出殿去。

殿中,舒陵呆立许久,才复又坐下批阅奏折。

不过十日,新年未至,摄政王便在天子生辰之前归来。

翌日上朝时,着实惊了半殿毫不知情的朝臣;幸有天子言之时临生辰,又是及冠之年想要一家团聚,故而令人去接了舒谨归来。否则,这不顾皇命,擅自回都之罪,纵使不会给摄政王带来多少损伤,但这御使笔下不敬之罪,庙堂之上非议之言却要担上的。

民间流言未见冷却,这新的罪名一旦落实,少不得为他带来些许麻烦。

后日,天子生辰,恰逢吉日;举朝大事,虽简犹精。

天子上无父兄,故及冠之时便由摄政王于太庙沐浴斋戒、布席告祖;及至大典开始,由文渚先生行首冠之礼,蔡阳一脉世家长老依次行加冠之礼。

待礼宾之仪后,再由文渚先生取字慎谷,意天子行慎而兴民。

一身玄服的天子缓缓而拜,虽是半礼,却仍见其对摄政王的敬重之意。

往昔羸弱的孩子已经长成少年,这新朝的江山亦终有托付之人;舒谨脸上时刻带着浅笑,一日下来虽是疲累,但容色却是少有的红润,不复平日的苍白。

礼成之后,按例需在宫中举行晚宴;天子及冠自是不同,百官齐贺不过往常旧例。

今日之后,天子亲政!

漠北军已在摄政王之手,加上蔡阳杨氏;天下兵马或有三分,摄政王已得其二。可这对叔侄之间到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