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朕就是喜欢丞相(上) > 3

3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先帝千古一帝,一辈子勤勉于政事,在位几十年,将大虞前些年因为穷兵黩武积累下亏耗干脆利落的的收拾出了个清明,如今的大虞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十之八、九是先帝一朝的功劳,他可堪十分的雄才大略、经天纬地。

先帝治国安邦的能耐足够在青史上大书特书一笔,武能亲征文能定国,前朝的本事发挥的大了点儿,无奈泽被不到后代,他自小亲自带在身边养大的太子如今的皇上,跟先帝自己比起来,无论如何都好像差了点儿意思。

其实这也不怪李承祚,说到底还是他爹的本事太大,大到连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天下都能收拾干净。

因此承他衣钵的太子无事可做,安安生生地做个守成之君仿佛又太没挑战- xing -,只好负责在他爹给他留下的乾坤盛世里胡作非为的作天作地。

李承祚是嫡非长。

按理说,大虞历朝选太子,选贤而不选长幼嫡庶,若是在诸位皇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出点儿幺蛾子,如今这皇帝的龙椅还不一定是谁来做。

然而李承祚命好,这“幺蛾子”并非自己不想出,而是出到一半就夭折了。

李承祚乃是大虞第一个还未及冠就被皇帝钦封的太子,这其中牵扯的,乃是皇家往事。

众所周知,今上不是太后的亲儿子,却是太后的亲外甥----先帝元后与如今的太后是亲姐妹,元后生李承祚的时候先帝正亲征西北,元后难产,生下李承祚后便撒手人寰。先帝连夜从西北赶回京城,却只见到了大行皇后的棺椁,和哭的快要断气儿的幼儿,愧疚之心顿起。待到他处理了皇后的丧事,便昭告天下封元后的独子为太子,封元后的妹妹淑贵妃为继后,并命其抚养太子。

为人夫为人父的愧疚是一道坚固的屏障,李承祚就在这道屏障中长大,他在先帝跟前的时候还算努力,可一旦离了先帝的鞭策,就有点儿显得文不成武不就。

先帝让他办差,他只拿了个主意就都推给幕僚;先帝让他带兵,他去军营睡了三宿,哭喊着腰酸背痛,让御医寻了个“风寒”的病症,回来了,气的先帝差点儿亲自动手,送这败家儿子去见列祖列宗。

他也很忙,忙着游手好闲----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京中败家子儿中的翘楚,让人戳着脊梁骨嫌弃之不学无术。

这胸无墨点又离经叛道的皇帝金儿子唯一能拿得出手让人称赞两句的,恐怕就是相貌了。史书有载,“太子仪表瑰杰,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为上所钟爱。”(注1)

人人都说“人不可貌相”,可人人又都在以貌取人,连先帝这贤德明君都没免俗。

先帝本就对这嘴甜人帅的宝贝儿子满怀愧疚之心,时常带在身边教导,之前哪怕李承祚犯错,也是打不舍得下手,骂不敢大声,总觉得太子还小总可以教,然而等到先帝终于发觉太子李承祚- xing -情有异的时候,李承祚已经茁壮成长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混账,软硬不吃不说,仿佛还奔上了随时准备丧权辱国的昏君之道。

先帝这才后知后觉地听说太子早就在京城远扬的“盛名”,毫无预兆的爆发了雷霆之怒。

这期间,先帝不是没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然而合该李承祚命中带福气。

彼年先帝动怒之后,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晚年多数时候都在和病榻难舍难分,很多事情处理起来,都显得力不从心。

主强则臣弱,而一旦一代明君显出了日薄西山的状态,被压制地久了的势力,就开始蠢蠢欲动。

之前说了,李承祚是嫡非长,在先帝的儿子里排行第二,上面的皇长子虽然是庶出,但是母亲林贤妃的母家彼时正得势,也是京城望族。

但凡是个皇帝,先不说他英不英明,那股子倔驴一样的气质总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坚决不肯受人摆布。

皇长子的母家那时候如果不做什么多余的事,也许皇帝废太子的念头会异常坚定,然而人蠢天都不帮你,偏偏在这个时候,林家的把柄落到了太后手里,被太后一怒捅到了御前。

这么一闹,先帝不禁开始怀疑太子是受人陷害的,废太子的打消了一半,另一半,只想等清查背后盘根错节的原委后再做定夺。

然而他的身体却没支持到那个时候。

三月后,先帝殡天,太子李承祚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天启。

先帝给他留了一个海晏河清的天下和一个相互牵制的朝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