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 第(24)章

第(24)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从那年之后,生产队的粮食就再也没打够一人三百六的产量过。

大地收完了,就该收自留地里的白菜了,明子家的白菜产量一点儿都没比别人家少。这下子,大家伙可都学会了,全都跃跃欲试的等着明年也套着种呢!

等到收地瓜的时候,不用再瞒着产量了,家家都种了,就没啥可瞒的了。

明子家的两亩地瓜,收了七千斤。

屯子里早早就开始挖地瓜的人家,收成自然就差些,好在今年的口粮分下来了。不用光指着这些过活了。

等到地都收拾完了,大家伙一算收成,这一年,居然比往年收成都多。加上分的口粮,明年肯定都能吃得饱了。

不管怎么说,改变是因为明子而起的。在人们朴实的思想里,都认为,明子是整个高官屯儿的福星。小福星没事儿在屯子里遛弯儿的时候,就总能得到各位婶子伯娘嫂子姨的投喂,谁家有好吃的,都能想着给明子送一份儿。

入冬之后,明子娘遭遇了一次特别闹心的重击,直接过了医院住了一周才出院。

事情跟明子姥姥和小姨有关。明子姥姥自打十年前改嫁给了靠山镇的沈老海,这些年日子过得敢还算舒心,沈家在靠山镇是大户,沈老海又是大队长,日子并不难过。

当初明子姥姥改嫁过去的时候,是带着明子小姨嫁过去的,那家小姨才十岁。沈老海家的孙子都有比小姨大的了。谁能想到,小姨长大了,能跟沈家的孙子看对了眼呢?

消息传到明子娘这里的时候,明子娘一听明子小姨跟沈老海的孙子好上了,当时就气得晕过去了。

因为明子小姨做出的这个事情,明子姥姥肯定没法在沈家继续待下去了。就回了娘家弟弟家。也就是明子的舅姥爷家。那毛家舅姥爷可不是善茬,沈家做事儿这么不地道,哪里能轻轻就放过去了,给明子娘这头儿送信儿,又告诉了木王堡木家,不管怎么说,明子小姨还是木家的孩子。

毛家和木家两家的男爷们儿二十来号,直接就闯去了沈家,把沈家给砸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沈家理亏。就没有这么gān的,沈家那孙子忒不地道。

沈家人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靠山镇也待不下去了,全家搬去了两百多里地之外的一个叫十八家子的特别贫瘠十年九灾的地方。明子小姨已经有了身孕,当然是跟着一起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起来看到评论,说地瓜吃多了烧心的……

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莫不是又看到了,何不食肉糜????

啊啊啊……

我要疯了,没有存稿啊……

第25章 上学啦

明子娘为了小姨的事情气得不行不行的,当时就说了,以后跟小姨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二姨本来还想劝,看明子娘气那样儿,也没敢说什么。

明子娘住院的时候,一直是二姐跟着伺候的,家里大姐走不了,屋内屋外的活儿都指着她呢。等到娘出院的时候,又快要进腊月了。

舅姥爷在毛家店屯也不是无名之辈,日子还过得去,可是家里人口也不少,再加上明子姥姥,住得也挤巴巴的,明子娘就想把姥姥接到家里来住。可是自家,地方也不宽敞啊。大哥都去生产队挤大炕了。

明子爹没说啥,过了些天,用生产队的马车,进城拉了半车木板回来,在屋里靠着西山墙搭了个木板chuáng。原本靠西墙放着的一些杂物一部分挪到小抱夏里,一部分放到仓房去了。木板chuáng不比火炕,一点儿温度都没有,还靠着大墙,特别的冷。明子爹又在上面铺了厚厚的两层草垫子。又靠着chuáng边上搭了个炕炉子,是用土砌的,直接连着炕,炉子上面是一口小锅,能烧水能做饭的。

有了这个炕炉子,屋子里能暖和不少,在木板chuáng上睡也不会冻着。而且,以后有个单独的小锅给爷爷做素菜,其他人也不用再吃后放油全是荤油味儿的菜了。

chuáng都搭好了之后,明子爹用自行车带着明子娘去的毛家店,得先跟舅姥爷和姥姥通好气才能接人啊。

明子姥姥说啥也不同意搬到明子家。说是快要过年了,她一个外人,不好在关家过年。舅姥爷也是那个意思。明子娘也就没qiáng求。

可是chuáng已经搭好了,放着也是放着,大哥这年冬天,终于不用再去生产队大炕挤了,先在木板chuáng上混了半冬。

后来,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